第六一八回 杨玄感培植私人圈
隋炀帝杨广查出了自己的二儿子杨暕居然使用厌胜之术来害自己的三位皇孙,可把他气坏了。您别看隋炀帝害他哥哥、害他爹用的手段卑劣。但是,等到他儿子这么干,那是不行的,马上将杨暕的情妇袁氏赐死了!因为她陷入此事了,那讲不了、说不清,我儿子好歹是我儿子,你一个外人居然掺和我们家的事儿,那你就该死!
这只是杨暕做的那么多破事当中的一件事了,他还做过很多事了,一件一件地把隋炀帝给得罪坏了。杨广对二儿子恩宠也是每日递减,他经常让人监视杨暕,还在杨暕的府邸插入奸细,因为害怕这个二儿子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万一他再给我发动政变怎么办呢?这跟我当年发动宫变一样。所以,不能让这个二儿子身边有那些身强体健之人。于是,隋炀帝就给二儿子派了一些随从,都是一些体弱之人。并且,隋炀帝上哪里都得把这个儿子带在身边。怎么呢?放在眼皮底下踏实,你就不能够在大兴城或在东都洛阳跟我图谋不轨了,放在我眼皮底下盯着你!所以,杨暕等于让隋炀帝亲自监视起来了。那您想想,这隋炀帝他怎么能够再立杨暕为太子呢?所以,太子没给杨暕。
杨广还有个三儿子叫杨杲,这杨杲也非常聪明,而且长得也漂亮。史书记载“杲聪令,美容仪。”可以看出来,这杨广长得多漂亮吧,三个儿子都是“美容仪”呀,都长得漂亮。而且,杨广这个基因也非常好,都非常地聪明。但是,杨杲出生太晚了,杨广继位之后,这杨杲才出生,今年(大业九年)才六岁,也正是今年被封为赵王,又授予光禄大夫。因为,年岁小,杨广也想考察几年看一看我这三儿子怎么样,如果成才,哎,未来我再授予他太子之位。所以,现在这杨杲还没做太子呢,也没敢委以重任。
杨侗,虽然是杨广之孙,但隋炀帝杨广非常喜爱他,今年已然十岁了。所以,隋炀帝这一次攻打高句丽,就把杨侗留在洛阳,让他在此留守。那光留个小孩不行啊,于是,就把那民部尚书樊子盖给调回洛阳:你在这里辅佐越王杨侗一起留守东都!
这个樊子盖那也了不得,也是个世家子弟出身。他的父亲、他的爷爷都是当年南朝之臣。后来,南朝不发生了侯景之乱吗?于是,老樊家避难由南入北,就加入了北朝了。那到了樊子盖这辈上,可以说为大隋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啊。在平南陈的战役中,樊子盖就参加了,立下不少功勋。后来,天下统一了,他被朝廷外放做官。在地方上,又取得了很好的政绩。所以,颇受隋炀帝的青睐。对这种能吏一定要提拔、要重用!尤其是在这非常时期啊,镇守东都这可是非常之任,交给谁啊?就得交给非常之人樊子盖。
但是有一个问题隋炀帝杨广没有考虑周全。什么问题?咱刚才说了,老樊家他们是南朝的人,是后来躲难躲到北朝来了,他不是北朝统治者关陇集团的核心成员。再由外郡调到京城,那甭管你原来在大兴长安城当民部尚书,还是说到涿郡当民部尚书。总之,你不是我们东都之人呐。你调到东都,来这里任官,人生地不熟啊。东都那有一伙子官僚呢,那伙官僚大部分可都是关陇集团的核心成员呢。当时那个门阀成见又非常深。所以,东都这些官僚对这个外拨秧有些怠慢、瞧不起——别看你是尚书,尚书怎么了?我爹当年当大将军,我爷爷当年是宰相,你怎么跟我们比?!所以,对这樊子盖有所怠慢。甚至,很多人对樊子盖阳奉阴违啊,一说话,“啊、啊、啊……嗯……明白了……”其实什么都不干,不听调遣。哎呦,弄得樊子盖灰头土脸、捉襟见肘,憋着一肚子气,心说:等着!等着!什么时候遇到机会了,我能够治你们了,我一定治!樊子盖在这里跟这官僚处的还真不咋地。这疖子您记住了,迟早它得出头!
东都这边安排妥当了,这后勤保障也一一吩咐完毕。在这众多的后勤保障负责人当中有一个人尤为重要。谁呀?就是在后方黎阳仓督运军粮的礼部尚书杨玄感。
对于这位杨玄感,前文书,咱们曾经粗略地介绍过。杨玄感了不得,他的父亲正是越王杨素。那人家是弘农杨氏,当时的大贵族啊。杨玄感又是杨素的长子。所以,从小受到了高等教育。杨玄感长得也好,体貌雄伟,美髯飘飘啊。那胡子跟那关云长似的,五绺墨髯往下飘着。从小就喜爱读书,又精于骑射,能文能武,地位还高。所以,在当时门阀子弟里头可以说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人物。而且人家工作能力还非常强。长大成人之后,朝廷放官就让他做了一任颍州刺史。
杨玄感是非常有心计——我到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上任,怎么能让属下为我卖命呢?怎么能够让他们听命于我呢?我怎么管理他们呢?杨玄感有智谋也够黑的呀。您想,从小看着他爹杨素在政治圈里摸爬滚打,杨玄感熏也熏会了呀。于是,上任之后不吭不言、不急不躁。表面上,你看不出这个刺史有什么能为。一个小年轻孩儿,也就是仗着他老子,他是个官二代。所以,才拨了一个刺史,其实没啥呀。没啥呀?哼!杨玄感暗地里“布置耳目潜察属吏言行”,就是派了很多特务去暗地里把手下这些官员们的一言一行、他们一些私生活全都给掌握在了手中。然后,杨玄感适机地透露给大家:你哪一天干嘛了,你哪一天家里来什么人儿了……这么一透露。哎呦!这些官员一听,我的天呐!我们这些隐私咋都让刺史给知道了呢?这不是抓住我们的把柄了吗?哎呀……那您想,把柄被人家抓住了,谁还敢不服从杨刺史?从此,这些部下都不敢欺瞒杨玄感了。杨玄感通过这样的特务手段是让吏民敬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加上杨玄感“性虽骄倨”,就说他难免有官二代他们所具有的那骄蛮的性格。但是,他也有他的长处,“爱重文学,四海知名之士多趋其门”。爱交朋友又出身高贵,虽然在官场上显得有点骄傲,但是,杨玄感对那些名士、对那些士子们还是非常客气,礼贤下士。所以,他的社会声望也是与日俱增。
后来,杨玄感由颍州调到宋州,又在这里做刺史。做着做着,杨素死了。他没办法,只能丁忧去职。丁忧就是古代官员的父母死了,得回去服丧,这时叫丁忧。
按说杨素死了,杨素的越王之位应该让他袭爵,人家世袭罔替的呀。没想到,隋炀帝杨广没有叫杨玄感承袭越王之爵位,而是给降了一级,把王爵降为公爵,封他为楚国公——你不是在颍州当过刺史吗?哎,封你为楚国公,拜鸿胪卿,就是鸿胪寺一把手。
对这一点,杨玄感非常不满。但他心里也明白隋炀帝猜忌自己父亲。父亲为什么死?得了病了不吃药啊?杨素就知道皇上不愿意让我多活呀,盼着我死呢。我如果吃药,嘿,回头更会加害咱们家呀。既然皇上容不下我,我干脆死了。我死了,还能保全咱一门富贵呀。所以,杨素不吃药。于是,死了。不但如此,杨素的兄弟、杨玄感的叔叔?杨约?也被免职了,也是郁郁而终。杨玄感一看,这真是龙目无恩呐!我们家为朝廷立下多大功劳啊?我爹功高盖世啊!没想到,最后落得如此的下场!
而且,隋炀帝还曾经跟别人说过,说:“杨素,嘿!早晚终当夷族!”我就应该把他全族夷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