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鲜衣怒马少年时(2 / 2)

血脉撒满世界 笃志 8045 字 2个月前

陆贾对尉佗说:“你原本是中原人士,你的父母和兄弟的坟墓都在真定(现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然而,你却违背了礼仪,不仅不系冠带,还妄图凭借小小的南越来对抗大汉。如果你继续这样做,将会大祸临头。”

陆贾这句话点出了尉佗的无礼之处,同时也明确表达了自己前来的目的。

这就像一支箭能够分别射中左右两个目标一样,一箭双雕。

尉佗知道这只是游说的开场白,所以并没有放在心上。

陆贾见尉佗已经被自己的话吸引住了,便继续说道:“秦朝施行暴政,导致天下豪杰纷纷起义反抗。然而,最终只有刘邦率先进入关中地区,并成功占领了咸阳城。

项羽却违背了之前的约定,自高自大,擅自称王,自称西楚霸王。他虽然拥有强大的力量,可以扛起巨大的鼎器,并且能够统领天下众多豪杰,但这又如何呢?

而皇上仅仅凭借着巴蜀之地作为根据地,不断掠夺诸侯,最终成功诛杀了项羽,仅用了短短五年时间就平定了天下。

皇上所立下的这些功绩,并非单纯依靠人力就能实现,而是顺应了天意!”

陆贾清楚尉佗的心理,他想要先通过夸赞刘邦来提升其威望,将刘邦推向至高无上的地位。

同时,也要打压尉佗的气焰,将他贬低到尘埃里,以警告尉佗不要轻易采取行动。

尽管辩士本身并没有太大的能力,但他们善于运用言辞和策略,扰乱对方的思维,使其陷入他们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

陆贾又说:“皇上听说你偏安南越自立为王,却不伙同天下人一起诛戮暴秦,很想派军打你。

然而,他心性仁厚,知道天下百姓苦于战乱,不想再造杀戮。我作为剖符通使带着皇上的授印,你本该出门迎接,北面称臣。

而你不但不迎接,还妆容遭乱,坐着迎接我,你简直是大逆不道!”

紧接着,陆贾大吓尉佗,说:“你今天的所作所为如果被皇上知道,他一定会灭你全族,对皇上来说,这只不过是举手之劳。”

陆贾的话犹如晴天霹雳,让尉佗心中一惊。

他原本以为自己在南越称王,可以不受汉朝的约束,但陆贾的这番话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刘邦的不满,如果继续固执己见,恐怕会给自己和族人带来灭顶之灾。

想到这里,尉佗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开始思考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

陆贾滔滔不绝地说着,犹如长江大浪一波接着一波,不给尉佗任何多余的思考时间,直接击中尉佗内心深处的忧虑。

尤其是最后那句“灭你全族”,更是起到了震慑作用,吓得尉佗立刻端正坐姿,并向陆贾道歉:“我在这里野蛮之地生活太久,已经失去了礼节。”

然而,如果仅仅因为陆贾的几句话,尉佗就被吓倒并愿意臣服,那么他也就不配被称为尉佗了。

毕竟,尉佗只听说过项羽,却对汉臣一无所知。

于是,尉佗开始询问陆贾,自己与萧何、曹参、韩信等人相比,究竟谁更厉害。

对于陆贾来说,他既想要贬低尉佗,使其甘心臣服,又不能过分贬低他,以免引发尉佗的反抗情绪。

因此,他需要巧妙地把握这个度,既要让尉佗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又要避免激怒他。

这样一来,尉佗可能会产生与汉朝一较高下的想法,从而导致更大的冲突。

陆贾微笑着说道:“尉佗啊,您确实稍微厉害了那么一点。”

尉佗听了这话,心中不禁有些得意,脸上露出一丝自满的笑容。

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此,反而得寸进尺地问道:“我与皇帝相比如何?”

陆贾心里明白,如果不将刘邦吹捧到极致,尉佗肯定不会心甘情愿地臣服。

于是,他开始滔滔不绝地夸赞刘邦的功绩。

陆贾激动地说道:“皇上从沛县崛起,讨伐残暴的秦朝,消灭强大的楚国,为天下人带来利益,消除祸害。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继承三皇五帝的伟大事业,统领天下,治理中原地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原地域广阔,人民生活富足,物资充足,政令严明,这是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繁荣景象。

而您呢,只不过管理着几万蛮夷之人,而且还处于山区崎岖之地,最多也就是像我们的一个小郡县而已,怎么能够和皇上相提并论呢?”说完这些话,陆贾自信满满地看着尉佗,等待他的反应。

所谓,高下形也,强弱势也。尉佗大笑,说:“我没在中原起事,因而在这个小地方当王;如果我身在中原,就不见得会差于刘邦。”

尉佗当真认为自己了不起,然而,遇到陆贾那张能言善辩的利嘴,不管尉佗如何自命不凡,也只能乖乖地臣服。

尉佗留陆贾喝了几天酒,陆贾说了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和传闻给尉佗听,尉佗非常高兴,陆贾临行时,他又送金子又送礼物。

其实尉陀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原因,那便是牧家近年来持续向此地派遣人员。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此地种植甘蔗。

尽管每年前来的人数并不多,但逐渐地,他们的活动范围开始压缩了尉陀的生存空间,令他感到非常不适。

尽管此处地处偏远,但他依然不敢公然与牧家对抗。

毕竟,他的故乡在河北,距离牧家并不算遥远。

在他年幼的时候,秦朝和牧家曾在河北展开一场激战。

当时,当牧家的铁骑从他所在的地方经过时,他亲眼目睹了这一幕,给他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数以万计的骑兵在他眼前呼啸而过,这种壮观的场面深深地烙印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让他至今难以忘怀。

因此,多年来,他始终不敢对牧家怀有过多的敌意。

因此,他内心深处存在着一种恐惧,担忧当牧家在南越国的势力日益壮大后,会毫不留情地将他吞噬。

基于这种顾虑,他认为寻找另外一座坚实的靠山是至关重要的。

实际上,他并非没有从牧家那里获得过益处。

通过与牧家的合作,他能够采购到铁器、农具以及各种珍贵的药材等物资。

多年来,两大势力之间的合作一直非常融洽,但他自己身为一代枭雄,绝不能将所有希望都寄托于一家之上。

他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变数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南越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