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又一家的铺子易主,陈家的财富也随之不断流失。
没有了进钱的门路,陈家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陈家人全都回到了乡下老家,买了一些田地,雇了几个长工,开始过上了地主的生活。
但是陈家没有了那些铺子里的营生,一大家子开销还很大,还有要读私塾的孩子,用的钱也比较多。
所以,家里的几个成年男人都出去找了一些写写算算的营生,还是不够一大家子的开销,每年还要卖一两块田,才能够一大家子的嚼用。
这家人就这样维持着生计,时间缓缓流逝,不知不觉间便到了新华国成立之时。
此时家中所剩的土地已经为数不多,曾经众多的长工们也大都散去,如今仅剩下一名长工还留在这里继续劳作。
就在这时,国家颁布了一项重要政策:要对所有家庭进行成分划分。
像这样拥有一名长工的人家,按理来讲应当被划定为地主阶级。
然而陈家的实际情况却是,家里男主人常年在外做事谋生,根本无暇返回故乡耕种土地;再者,家中的男丁都尚未成年,不具备独立务农的能力。
于是在最终在划归成分时,给予了他们家“小土地经营者”这一特殊身份。
既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地主阶层,亦非贫困的农民阶级。
就是这么一个看着不起眼的成份定位,也使得这一家人在随后掀起的浪潮中,得以安然无恙,成功的避免了灾祸。
陈家这个家道中落,不好也好,如果要是被划个地主成分,在前几年肯定都有大苦头吃了,能不能活到现在还两说呢?正所谓福祸相依。
这次孙子相看了一个姑娘,真是个标致水灵的好姑娘!两人见面后彼此都十分满意,但姑娘家却提出了一个条件:要三转一响。
在现在这个年代,这些可都是相当贵重的物件,至于家具?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一定要多少条腿,但总归也是不能太寒酸的。
可这下子可把陈家人给难住了,陈家早年前就开始坐吃山空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底也被吃得所剩无几了。
家里只存有几十块钱,原本是打算留给孙子娶媳妇用的,可跟这“三转一响”比起来,简直是杯水车薪,相差甚远呀!
这不是老太太就再次将主意打到了陈景然的亲生父亲陈家二房这边了。
老太太一直知道二房还有私房钱的,这次也正好利用这个机会,给抠出来。
结果二房后娶的这个续弦,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一个子都借不出来。
这个续弦还给老太太出了个主意,说陈景然日子过得一直都很好,让老太太到陈景然这边来借钱。
这么多年以来,陈景然始终如一地坚持给自己的亲生父亲寄赡养费。
毕竟是血浓于水的亲爹,再者说,当年他爹给他的五个银元,对他而言意义非凡,在夫妻两个的工作上,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若没有这几块银元开道?恐怕他们夫妻两个人,至今还在农村的土地里,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