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前中期的皇帝早朝通常都是不停歇的,即便恶劣天气,也很少免朝。明代后期皇帝怠政、政治荒废,除了批阅奏章之外,不与大臣见面商议国政、不参加朝讲学习知识、不亲临祭祀先祖,也不召见大臣面咨国策。
嘉靖皇帝移居西苑,整日沉迷于仙丹道教而不肯上朝;万历皇帝更是刷新了30年不上朝的记录;天启皇帝沉溺木工不肯上朝,崇祯皇帝倒是勤奋,早朝基本不停歇。
大明三品以上文官约120人,能天天上朝的大约20人。给事中不是天天上朝,有事才能上朝。都察院的御史可以天天上朝,但不一定到的全。每天早朝的文官大约40人左右。加上武官勋贵,每天早朝的官员大约100人左右。
因为三大殿被焚毁,天启的第一次早朝在武英殿召开。
武英殿始建于永乐年间,明初是帝王斋居、召见大臣的场所。
武英殿南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须弥座围以汉白玉石栏,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武英门。
后殿敬思殿与武英殿形制略似,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凝道殿、焕章殿,左右共有廊房63间。院落东北有恒寿斋,西北为浴德堂。
因为是天启第一次早朝,朱由校安排刘若愚通知了六部九卿和在京的从六品以上文武官员,以及一些特邀官员、勋贵,人数接近200人。
朱由校精神抖擞的来到武英殿,锦衣卫校尉、力士、大汉将军都换成了穿着整齐中装的特勤师。
经过繁琐的仪式后,朝会进入正题。
作为天启的第一次早朝,文武百官都在观察试探新皇的脾性。朱由校也仔细查阅了朝堂大佬们的履历,大佬确实是大佬,大部分年纪都太老。
鸿胪寺卿余启元77岁,吏部尚书周嘉谟74岁、刑部右侍郎陈道亨73岁,通政司通政使姚思仁73岁、太常寺卿林学曾73岁、刑部左侍郎陈禹谟72岁、兵部尚书黄嘉善71岁、礼部左侍郎孙如游71岁、刑部尚书黄克缵70岁、光禄寺少卿林熙春68岁、光禄寺寺丞须之彦68岁、户部尚书李汝华65岁、大理寺寺丞房壮丽65岁、国子监祭酒公鼐62岁、工科左给事中蔡思充61岁、都察院左都御史张问达60岁、吏部左侍郎包见捷60岁、吏部右侍郎盛以弘59岁、工部右侍郎董汉儒58岁、方从哲58岁,这些人都可以陆续安排退休了。
第一项议题,讨论大行皇帝的谥号、皇陵事务。
尊万历皇帝谥号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庙号神宗。择吉日10月初3安葬定陵。
尊泰昌皇帝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庙号光宗。
光宗驾崩之时,神宗尸棺尚未埋葬。光宗的地宫也不可能在短期内速成。朱由校拍板决定神宗与光宗同日出殡,光宗的梓宫暂时停放在祾恩殿。等到光宗的地宫建成后,再择吉日奉安于地宫。
神宗、泰昌皇帝谥号完成,等待吉日出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