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宝塔诗与初学洞
杨杰说道:“人们常说‘当局者迷’,这里可就用不对了,应该是‘当局者清’才对。”
“我的回答,老苏他自己,就非常清楚。我当时回答他,‘莫忘针用,是文去诸’,意思就是说,不要忘记顶针的用法。在这句诗文中,要去除其他多余的部分。那样,答案就明白了。”
焦炳不解地问道:“不明白!大哥,你明白吗?”焦蹈也懵住了,只是摇头。
独孤修文看得出奇,也不发话。他知道,杨杰是必定会说明其中原因的,只是慢慢地等待。
却听杨杰欢颜笑道:“还是那最后一句的韵脚部分,‘村源盆根昆坤言轩’这一句。他用了顶针手法,一般人绝对想象不出。你们猜,这句话隐藏了什么?”
焦氏兄弟同声问道:“隐藏了什么?”
杨杰说道:“隐藏了五行相生之理。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焦炳听后,仍然摇头道:“不懂,不懂!”
杨杰说道:“坤取土,盆取金,源取水,村取木。一一顶针,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便是如此。”
焦炳听罢,叹道:“原来是这样!苏轼果真非同凡响!”
说到这时,杨杰的神情忽然变了,焦蹈问道:“杨老,你怎么了?”
杨杰默默地说道:“论起这首诗,我悔恨当初,没有早一点,帮助苏轼参禅佛法,学习净土。只可惜,我最终也没有帮到他。”
焦蹈劝道:“杨老,这又不是你的错。参佛这种事,是讲缘分的。许多时候,你想帮,也帮助不上啊!你就不要自责了!”
谁知杨杰并没有太好的心事,却又喃喃说道:“我这一生,有三件可惜之事,我一直耿耿于怀。这是其一。”
“还有一次,是与介甫的对诗。我记得,他当时天命之年,荣升国相,依律实行变法。
我当时,见他府上,是门客三勤,多有殷勤不却、尔虞我诈之人,心有余悸,感觉不妙。我当时,就曾作了一首《勿去草》来提醒于他。只可惜,他也没有接受啊!他们都是我一生的挚友,可惜,我却帮不了他们!”
忽然间,杨杰竟激动地拿起了桌上的毛笔,奋笔急书:
“勿去草,草无恶,若比世俗俗浮薄。
君不见长安公卿家,公卿盛时客如麻。
公卿去后门无车,唯有芳草年年加。
又不见,千里万里江湖滨,触目凄凄无故人,惟有芳草随车轮。
一日还旧居,门前草先除。
草于主人实无负,主人于草宜何如。
勿去草,草无恶,若比世俗俗浮薄。”
修文见了杨杰的题书,竟是绝佳的楷书。虽然称奇,但却在那字里行间之中,感受到自己这位爷爷的孤独、落寞之感。
他约莫可以感觉得到,在这一首诗的背后,必然隐藏了一段艰难、曲折的故事。故此杨杰现下,才会如此地感触。
说话间,焦炳突然伸手,将那桌上另一张宣纸一抽,笑道:“嘿嘿,这一张书法,可就归我了!有朝一日,定能卖几个钱!”
说话间,他已经抽走了之前那一张苏轼与杨杰对诗的书法帖。杨杰苦笑不语,修文说道:“二伯,你送给我吧,我还要学习呢!”
焦炳却不舍得,说道:“唉,这可不能给你!你杨爷爷的楷书,可是难得,明天我重抄书一遍给你!嗯,你那里,不还剩一张行书帖吗?”说话间,他已经携书法跑走了。
修文叹了一声气,只静静地将那《勿去草》诗帖收了起来。又转首对着焦蹈说道:“先生啊,你之前不是说,要教我那个什么塔的……对,是宝塔诗!”
焦蹈笑道:“你还记得?”说着,他也执起笔来,另取纸由右及左,顺次写下下面一段奇特格式的诗句来:
诗,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