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因功受封团练总兵(1 / 2)

第599章 因功受封团练总兵

正当大清在继承人问题上进行纠结的时候,吴三桂派遣部下收复了辽西全境,只是此时的辽西仅剩下高岭驿以西的地方还算完整,整个辽西军民总人口由战前的五十万,直接锐减到不足三十万。

朝廷方面也获悉了吴三桂的具体表现,所以对于吴三桂的后知后觉的行为,并未进行任何表彰,反而对于救援了上万人的张鹿安,兵部是一片好评。

张鹿安知道自己其实压根就没有立下所谓的军功,还能获得兵部的认可,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监军使郝为的“胡编乱造”。

可是朝廷就喜欢郝为这样的胡编乱造,朝廷很快根据辽西战事进行了后续处理,首先就是对于阵亡的将领进行祭祀,表面上表示要对这些将领的后代进行荫庇;

其次宣布提升张鹿安为登莱团练总兵,仍以内臣郝为兼任监军使,张鹿安的部下令狐云湘为青州营参将、禄青山为莱州营参将、周桂轩为胶州营参将,顾国栋为登莱水师游击将军,全部受张鹿安的节制。

这种奖赏可谓非常丰厚,与张鹿安的战功来比较,有点功轻厚赏的感觉。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大明朝廷实在快支持不住了,按照朝廷的计划,让张鹿安前往登莱,要求尽快训练出两万生力军出来,军饷以当地官府筹措,成军以后,迅速进入中原作战。

所以才赏给了张鹿安一个以副将衔兼理登莱团练总兵的职位。

为了方便让人理解,在这里简单叙述一下明军的各种总兵的相关情况。

明朝此时的总兵官的设置已经非常混乱,但是大体上还是分为两类,一种是固职总兵官,另一种是差遣总兵官。

固职总兵官很好理解,那就是固定区域、固定职责特设的总兵官,一般会加有“挂印”二字,全称为“挂某某将军印、镇守某处总兵官”,简称为镇守总兵官,那可是真正的执掌一方军事大权的的地方大员,完全可以不用理会地方兵备道的人,比如挂征虏前将军印、镇守东江各处总兵官毛文龙。

镇守总兵官位高权重,麾下军队编制层级一般为镇--协--营,营以下的编制则跟管营将领有很大关系,一般为部-司-局(或者称哨)--队(总旗)-伍(小旗)。

例如毛文龙被袁崇焕杀害后,袁崇焕就将毛文龙的部下整编为四协,每协负责人为副总兵,每协编制人数为7500人;每协以下又设置不同编制的营,营官分别称为副将、参将、游击、都司甚至守备,人数并不完全一样,彼此之间都是平行的,不具有从属关系,都得直接听从副总兵的意见,副总兵再对总兵负责。

但是有一点,那就是镇守总兵官对于都司以下的将领,拥有绝对的生杀予夺和任免的权利。

相对于镇守总兵官的稀缺和大权在握,差遣总兵官就有些泛滥成灾了。

差遣总兵官,顾名思义就是临时有事派遣的意思,相对来说那就复杂多了,像最高等级的挂印总兵官,职责就是征讨某一方面的叛匪或者流寇,会设一个所谓的挂印总兵官来统领各路援剿兵,比如杨嗣昌曾经给左良玉的“挂平贼将军印、援剿总兵官”;

署总兵,临时代理总兵职权的意思,属于临时工;

团练总兵,训练所属地方的士兵,区域不固定;总练总兵,训练数个地方士兵;分练总兵,训练一到两地的士兵;援剿总兵,执行救援、剿灭任务,临时组建;招讨总兵,一般多在西南诸省设立;招练总兵,自己招募、自行训练的总兵,数量稀少;记名总兵,纯荣誉头衔,无实际对应权利,仍领原营人马;候补总兵,实际为副总兵待遇,有缺的话才能补充总兵之职等。

所有的差遣类总兵,都属于一种为了办事区别而添加的头衔,编制并不固定,原则上事情做完了就会撤销掉。

后期副总兵和副将高度重合之后,绝大多数的副总兵都会有各种总兵头衔,以示区分。

“像咱们将军这种登莱团练总兵,意思就是要咱们在登州和莱州二府招募士兵进行训练,并且需要自己从当地筹措资金了,像刘泽清那样,就在曹州及周边州县设置有炒关,对过往商旅征收税费,用来弥补军用。可是眼下登莱一地,要人没有,要钱没有,原有的登莱军也几乎随着和应荐总兵而在对清作战中损失殆尽,少数残留的壮丁还竟然都在土匪、山贼、流寇的手中,所以咱们眼下的登莱,还真的不是一个好地方啊。”

幕僚王征向众人介绍道,听完王征的介绍,张鹿安的心凉了一大截,本来以为自己算是坐上了“大帅”的位置,详细了解清楚后,才会发现这种“大帅”实际会有多么的虚弱。

“好了,好了,都下去忙吧,招兵旗要立刻竖起来,至于你们想要的汉中好兵,相信很快就会训练好,到时候会优先补充表现出色的部队。咱们那么艰苦的日子都过去了,以后的日子只会更好。大家一起加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鹿安为全营主要将领打气助威道。

自从辽西战役结束、朝廷的任命下来后,张鹿安、禄青山、令狐云湘就带着全营将士,回到了芝罘岛,开始履行新职。

只是待主要将领都离开后,王征突然找到张鹿安,拉到一边偏僻之地后,小声地说道:

“大帅,你难道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