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东出山海关
新任蓟辽总督杨绳武的逝世,使得大明东援计划再次受阻。
但是各处的人马,都已经从远方调遣过来了,难道这就要把人给遣散回去吗?那岂不是白忙乎了?
政治非同儿戏,军事难言放弃。
大明新任内阁首辅周延儒,没有为自己的第一次推荐失误,产生一丝一毫内疚的感觉,而是自告奋勇,再次推荐了两个自己讨厌的官员范志完和赵光拚供崇祯皇帝选择,由他们当中某个人来接任蓟辽总督的职务。
给皇帝的选人理由是范志完为大宋名人范仲淹的后裔,有名臣的血脉加持,相信会有奇效;
而赵光拚也是官僚世家,被重新启用后,毁家纾难,筹措了数万两银子来支持大明的国防建设。
这两个人都是人才啊。
实际上他们俩只是跟江南的东林党人关系非常好,尤其是赵光拚,跟万元吉甚至为莫逆之交。
可见作为首辅的周延儒,为国家推荐人才,已经看中的不是此人是否合适,而是此人是否与自己站在统一战线为标准,一些精明的大臣们迅速发现了这个问题,纷纷投靠周延儒,大明的朝堂因而变得更加黑暗无比。
篇幅有限,具体不便细聊。
此时的崇祯皇帝就像一个刚刚赌了一把大的,却赌输了的赌徒一样,已经到了病急乱投医的程度,迫切想要通过一切手段来翻本,在没有详细审核情况下,就准备同意。
这时内阁次辅陈演提出了一个问题:
“蓟辽总督如果出关离开了,肯定就是全权指挥军队了,那么辽西一带的政治事务交给谁来处理?关内这边留守的人马,也总得有个督师吧?否则万一再如洪大人那般,然后该如何善后呢?”
如果换作平时,像陈演这么不盼着好的说话,早就被崇祯皇帝斥责了,但是崇祯皇帝的心气神仿佛被抽走了,只是默然地点点头。
作为内阁首辅的周延儒自然是得为皇帝排忧解难的,于是提出来一个方案,那就是将蓟辽总督一职所负责的任务范围,拆分为两块,分别设立幕府进行负责。
周延儒的这个办法完全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拆分出来两块人马,彼此之间更加掣肘,而且人员编制增加了,费用增高了,进入了一个持续性的恶性循环。
但是崇祯皇帝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于是崇祯十四年十二月,延续多年的蓟辽总督破天荒的被一分为二。
赵光拚被大明朝廷任命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州、永平、山海关、通州、天津诸军务,全权负责关内的军事防守任务;
范志完为总督辽东、宁、锦军务,全权负责带领之前丢给杨绳武的人马---四镇二营人马,共计一万三千余人,前往松山、锦州,解救正在被围困的洪承畴和祖大寿两部人马。
另外将原保定巡抚黎玉田改任为辽东巡抚,驻节宁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