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姐。”
“多看看,别那么快做决定。”
“谢谢老伯,我们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你们如果资金不够,我也能帮帮想想办法。我可以号召在外的年轻人,咱们一块投资改建。”
“谢谢老伯。我们先考察,然后再找人商量。县里乡里,村里都少不了。这事不是一家说了算的。”
“对,这是个大事。姑娘你们是哪里的人?”
“老伯我们是湖城人。”
“那可是大城市。你们怎么想着来我们这里投资了?”
“老伯,我们是做非物质文化遗产里。这里很合适。”
“这倒是,这几年对这些老宝贝保护力度越来越大,好事。”
“保护是一方面,让它重新实现它们的价值最重要。”
“谢谢你们。但是这是个大工程。你们可要做好长期的准备。难度不小。”
“老伯我们会的。”
“老伯,您这个岁数,每天还走这么多台阶。辛苦不辛苦?”
“不辛苦。这些台阶,我从小走到大。闭着眼我都能知道它有几阶。我不算岁数大的。村里还有九十高龄的老人。他们每天也是这样走。”
“真厉害。”
“我们这里原来还有一个别号,叫长寿村。村里老人一般都长寿。吃自家产的谷子,喝山上的山泉水,还有这天天锻炼身体的台阶。村里老人身体都很好。一般都长寿。只是这几年,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所以,长寿村的名号,也虚有其名了。”
“老伯,这里会越来越好的。以前失去的都会回来的。”
“会吗?年轻人,都嫌弃村里没有挣钱的营生,都外出打工了。”
“老伯会慢慢好起来。这些老房子修好后,挣钱的门路也会增多。”
“借你吉言。”
“老伯这是您陪我们转的导游费。剩下的我们自己去转。我们还要去那些作坊看看。”
“你们太客气了。既然你们是帮我们致富的财神爷。这点小事,微不足道。这钱我不能收。还有如果你们不嫌弃,中午就来家吃饭,我家就在那个角上,飞檐上带铃铛那家。”
“老伯,好的。如果中午有空。一定登门拜访。您的家好漂亮。”
“那房子都是我自己修的。模仿先人,虽然技术还不算太好。但凑合能住。家里的家具都是我自己做得。你们有空可以来家里参观。”
“好的,老伯。谢谢您。”
“顺手的事。你们要找的作坊,很显眼。招牌都是我做的。再有不懂得就去家里找我。”
“谢谢老伯。”
“不客气。我先回家。”
“老伯慢走。”
“没事,你们慢慢转。”
“真是个热心人。”
“是呢。正是因为这些人,这些古建筑,才能得以保存下来。我一路留意老伯,他一直在留意房子的情况。应该是哪里需要修,他都做了记号。”
“书书,你还真是心细。”
“不是我心细。是生活经验。在村里时,就有些老人一大早起来围着村子转。说是转着玩。但是他们往往火眼金睛。提醒你这,提醒你那。”
“啥事都有门道。”
“人都是见得多了,就成了经验。尤其村里人,在一个村子里住着,那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