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新的农业难题(1)(1 / 2)

经过医学交流大会的成功举办,医学院在苏思瑶的引领下,声誉日隆,培养出的医学人才开始在各地崭露头角,为百姓的健康贡献着力量。然而,大燕国的繁荣并非仅仅局限于医学领域,农业作为国家的根基,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正值春播时节,本应是大地复苏、充满希望的时刻,但今年的气候却异常干旱。慕容轩和苏思瑶收到了来自各地的紧急奏报,一封封加急文书如同沉甸甸的石块,压在他们的心头。

原来,今年的春雨稀少,未能如往年一般滋润大地。许多农田干旱缺水,土地干裂,如同张开的一张张绝望的口,无法按时播种。一些已经播种的农田,也因为缺水,幼苗生长缓慢,原本嫩绿的叶片变得枯黄,甚至出现枯萎的迹象。

慕容轩看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报,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对苏思瑶说:“此次干旱来势汹汹,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灌溉问题,今年的粮食收成必将大受影响,百姓恐将面临饥荒。这不仅关乎民生,更可能动摇国家的根本。”

苏思瑶站在窗前,望着窗外干燥的天空,心中同样充满忧虑。但她深知此刻不能慌乱,必须冷静应对。思索片刻后说道:“我们不能坐等灾情恶化,必须立刻前往灾区,实地考察情况,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于是,两人迅速召集了一队官员和农业专家,准备了必要的物资,马不停蹄地奔赴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一路上,尘土飞扬,他们的心情也如同这干燥的天气一般焦灼。

当他们抵达灾区时,眼前的景象比想象中更为严峻。干裂的土地张着巨大的口子,仿佛在无声地哭诉。枯黄的麦苗在风中颤抖,毫无生气。原本肥沃的农田如今变成了一片荒漠,让人触目惊心。

慕容轩和苏思瑶顾不得旅途的疲惫,直接深入田间地头,与当地的农民交流,了解实际情况。

“今年这老天不开眼啊,地里干得都能冒烟了,我们的种子播下去,都发不了芽。”一位老农无奈地叹息道,他粗糙的双手抚摸着干裂的土地,眼中满是绝望。

苏思瑶蹲下身子,抓起一把干燥的泥土,仔细观察着土壤的质地和湿度,心中暗暗思考着应对之策。良久,她说道:“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引水灌溉,不能让灾情继续恶化。”

慕容轩点点头,目光坚定地说:“我已经吩咐人勘察附近的水源,看看能否修建水渠,将水引到农田里。但这需要时间和大量的人力物力。”

这时,一位农业专家走上前来:“王爷、王妃,依我之见,我们可以尝试打井取水,这样能在短期内解决部分农田的灌溉问题。”

另一位专家则提出:“或许可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众人各抒己见,讨论得十分热烈。

经过一番深入的讨论和研究,慕容轩和苏思瑶决定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组织人力挖掘水井,以解燃眉之急;另一方面,规划修建水渠,从远处的河流引水灌溉,同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