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斑驳地洒在紫禁城的古老砖石上,投下片片金黄的光影,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午门广场,数万名书生汇聚于此,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愤怒和绝望。
这些人中,有的身着考究的儒服,手持卷轴,一副温文尔雅的模样;有的则衣衫褴褛,但仍不失读书人的傲骨。
他们围聚在午门前,声嘶力竭地呼喊,希望朝廷能重视他们的诉求,彻查锦衣卫的暴行,为孔圣府正名。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那是之前冲突中不幸丧生的文人士子的血迹。
血痕斑斑的石板路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残酷,也记录着士子们为正义而战的决心。
羽林卫们身披铁甲,骑着雄壮的战马,长矛在手,他们面无表情地俯瞰着下方的士子。
虽然他们的目光冷硬,但在那冷硬之下,也隐藏着对这群士子的敬畏和尊重。
此时,为首的一位身披铠甲的将领目光如炬,他手持长剑,剑尖指向下方的士子。
只要一声令下,他就会挥剑指挥羽林卫镇压这些闹事的书生。
一旁的戚宁犹豫着,他问道:“万指挥使,现在怎么办,是下令射杀么?”
指挥使万达深吸一口气,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
他看了看下方的士子,又看了看手中的长剑,最终他说道:
“他们不肯离去,不射杀干嘛,这群书生于国家无用,杀了!”
就在戚宁准备下令时,远处突然传来声音:“住手!”
随着声音的落下,几个轿子快速往这边赶来。
轿帘掀开,走出几名官员。他们身着朝服,气度不凡。
见到这些官员,书生们顿时兴奋起来,他们纷纷喊道:
“刘阁老来了,看看这些兵还怎么欺负我们!”
“就是,不但阁老来了,连兵部右侍郎刘大人也来了!”
在他们眼里,这些官员是救星,是正义的化身。
指挥使万达看着走来的官员,脸上露出微笑。
他拱了拱手:“原来是刘阁老呀,末将有礼了!”
内阁次辅刘健看着眼前的景象,眉头紧锁。他问道:
“万指挥使,这是怎么回事?这地上怎么死这么多文人士子?”
指挥使万达摇了摇头:“本座不知,本座来的时候,已经是这样了!”
此时,皇城卫指挥使周中走上前来,他得意地笑道:
“这些文人士子,想要强闯宫门造反,杀了他们又如何?
就是我们皇城侍卫杀的,咋滴?”
听到周中如此嚣张的话语,内阁次辅刘健怒了。
他大声说道:“这些文人士子,都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材。
他们为国家出生入死,为民请命。
你能如此轻率地决定他们的生死?”
指挥使周中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国家栋梁?那也得看是谁。
这些书生空谈误国,他们懂什么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