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朱允熥的这道旨意宣布,宛如一道惊雷炸响于天际,这一版大明日报迅速向大江南北传去,引得天下震动。
朝堂之上更是一片哗然,群臣皆瞠目结舌,不知所措。
“迁都?陛下竟然要迁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一名大臣满脸惊愕地喃喃自语道。
另一名大臣则捶胸顿足,“哎呀!我本以为陛下只是要改建紫禁城而已,我心急火燎地赶着在紫禁城附近购置房产,就盼着日后能赶上拆迁扩建,趁机大赚一笔,谁曾想,陛下根本不是要改建,而是要新建一座紫禁城啊!这下可好,我的全部家当可算是打水漂了,怕是连裤衩子都要赔个精光喽!”
又有一人插话进来,“陛下好好的,为何突然想要迁都北方呢?还要将北平改为帝都?那里可是燕王的封地呀!”
旁边有人戏谑道,“嘿嘿,说不定陛下一高兴,直接把燕王改封到广东去吃荔枝了呢。”
这时,一名较为激进的官员高声喊道,“不行不行,此事关乎重大,我等身为臣子,怎能坐视不理?我定要前去跪谏,请陛下收回成命!”
然而他话音刚落,便有人好心提醒道,“且慢!诸位难道忘了上回那些跪谏之人的下场了吗?他们当时还高举着丹书铁券呢,结果怎样?还不是被满门抄斩了!你们当真确定要去步其后尘吗?丹书铁券可是没能救得了他们的命,更何况咱们可是连丹书铁券都没有啊。”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倒吸一口凉气,纷纷沉默不语。
过了片刻,才有一人小声嘀咕道,“这……这跪谏之举,在陛下眼中恐怕与逼宫无异啊!咱们要是去跪谏,那就是成了逼宫的乱臣贼子啊,怕是要九族消消乐啊。”
一时间,百官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但却始终拿不定主意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朱允熥的旨意,属实是打了百官一个猝不及防。
工部尚书人傻了,“我尼玛,帝都大学都造一大半了,现在你跟我说要迁都?陛下,玩笑没有这么开的啊。”
“工部尚书,陛下有旨,命你派人去北平考察地形,建一座比现在帝都大学还大是大学,以后这座帝都大学命名南都大学,那一座命名为北都大学,陛下说了任何东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陛下很看好你。”
同时,工部这边接到了旨意。
工部尚书挠了挠头,“北都大学?还得更大?陛下十六岁,这座南都大学才占地一万六千亩。
等未来定都北方,最少得是五年后吧?现在承乾五年,陛下十八岁了,五年之后陛下就二十三岁了。
也就是说,北都大学最少得占地两万三千亩?甚至可能更大,因为五年可能建不完这座宏伟的紫禁城啊。
而且五年内建完,这得多花多少钱赶工期啊?不对,我是工部尚书啊,花多少钱是我该考虑的事儿吗?
我只负责招工,调度材料,至于钱的事儿,有钱没钱都跟我没关系啊,还好还好,我不是户部尚书。”
工部尚书松了口气。
嘿嘿,夏老抠的头发估计大把大把的掉吧。
“阿嚏,阿嚏,谁在念叨我?”还在牢里的夏原吉揉了揉鼻子。
朱允熥那道关于定都北方的圣旨一经颁布,便如同离弦之箭一般,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向着四面八方疾驰而去。
这道圣旨仿佛拥有了生命,穿越山川河流、跨越平原峡谷,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
与此同时,另一道诏令也紧随其后发布了出去,朱允熥下令从大明新开辟的广袤领土上广泛征集民夫,这些民夫将被派往北平,参与到紫禁城的浩大修建工程之中。
为了确保工程能够顺利推进,各种建筑所需的材料也将从全国各地优先调拨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