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中国合伙人(中)(1 / 2)

在孟晓骏组织读书会的时候,王阳正在勾搭美国记者。

他的口音没有孟晓骏标准,但在和美国记者讲话时,话语随意,一个个英语句子脱口而出,根本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

勾搭的过程中,电影借王阳之口,埋下本片第一个伏笔。

“我们都想去美国,所以我们对你们了解很深,但你们没有真正了解我们。”

季父感叹道,“何止是当时,现在也是,现在美国还有很多人觉得华国就是贫穷落后的样子呢。”

季秋月对王阳没兴趣,她只想看成东青,想看成东青是怎么一步步成长到后来的精英模样。

彼时的成东青在干什么呢?

在读书会上接受嘲笑。

他蹩脚的英语和有限的知识和精英孟晓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同学的哄笑声中,成东青露出个不好意思的笑来。

孟晓骏没有笑,他只是平静地指出成东青用的词典太旧了,然后翻开自己的词典,告诉成东青louse是什么意思。

成东青,看孟晓骏的眼睛里满是崇拜,他想跟孟晓骏借词典,却发现词典的封面上写着“孟晓骏之书,从不外借”。

这时候的成东青无疑是自卑的。

但与自卑相伴的不是自怨自艾,而是改变的决心和意志。

他横扫燕京大学图书馆,在大学四年里读了800本书。

每天夜晚,当所有人学生都离开的时候,成东青依然借着蜡烛微小的光芒,如痴如醉地读书。

季母忽然抬手擦了擦眼睛,“乖宝学习的时候也是这样。”

电影继续播放,成东青在图书馆里遇见了初恋女神。

青春好像与恋爱分不开关系,在成东青追求女神的时候,王阳也和美国记者成为了男女朋友。

而孟晓骏的眼里只有美国。

这时候的孟晓骏自信满满,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他做不到的,征服美国不在话下。

影片节奏很好,情绪推高后立刻就会出现一个情节来降温。

燕京大学的课堂上,老教师提起了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

孟晓骏和王阳听不下去,与老师据理力争后离开课堂,却没想到犯了众怒,和其他学生打了起来。

成东青跳过桌子,把二人推出门,自己挡下了群情激愤的学生们。

已经跑出去几步的孟晓骏和王阳毫不犹豫地转身回去帮忙。

自那天起,他们仨成为了朋友。

后来成东青在追女神的时候染上肺炎,王阳来看他,给他带了一本词典——孟晓骏在准备托福,不能来看望成东青,但他把那本让成东青羡慕过的字典送给了成东青。

词典里夹了一张书签,上面写着“有天你会让我妒忌的”。

季秋月撇撇嘴,“有点突兀了吧,孟晓骏一直看不上成东青,怎么会给他写这么一张书签呢?”

她现在已然忘了英语的事情,全情投入到电影之中。

主角三人大学毕业,到大使馆申请签证,孟晓骏和王阳都过了,只有成东青得到一个冷冰冰的“拒签”。

王阳为女友放弃了签证,孟晓骏则和女友一起前往美国,准备大展宏图,实现梦想。

三人机场分别,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少年人的友谊真诚而炙热。

“孟晓骏这个演员演得很好,故作镇定,但一转头就哭了。”季父点评道,“我看前面还以为他不在乎朋友呢。”

镜头拉回到美国EES和新梦想的谈判桌上。

美国代表未审先定罪,向美国所有大学发出通知,要求他们警惕在托福雅思考试中获得异常高分的华国学生,他们存在作弊行为。

孟晓骏反应激烈,站起来指责美国代表。

美国代表却不以为意,扬言华国自古以来就有作弊的传统,科举时代还会把作弊方法汇编成书籍。

谈判暂停,时间跳回1988年。

成东青在大学里担任英语老师,学生们非常喜欢上他的课,因为别的课程很累,在成东青这儿可以睡觉。

他又申请了很多次签证,毫无例外地被拒签。

业余时间,成东青给领导家的孩子当英语家教。

他的英语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带着浓浓的口音,可喜欢他的课,就连家教的小孩也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