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增兵(2)(2 / 2)

不得不说,这一意外中的消息,打乱了反刍计划的部署。

“传令衡阳司令部,诉,敌人已增兵,人数,不下一个步兵联队!”

随着这突然出现的步兵联队,一时间,整个衡阳以北的日军兵力,已经达到了近万余人。尽管,这,万余人当中,真正能够称得上令行禁止的可用作战力量,不过是六千余人。

但,显然,89师能够动用1的兵力,也不过将将达到此数。

毕竟,所谓的地方卫戍部队,也即是,杂牌保安团,真的对上装备精良的日本鬼子,虽,不能够说没有作用,但是,作用也只是聊胜于无。

~~~~~~

炮兵阵地,二道沟子以东约,五十里外。

突如其来的袭击,让,整个炮兵阵地都迅速地陷入了混乱当中。

“这伙支那军队,真是如同金陵城的军队一般,混乱不堪。””

望远镜内,一幕幕惊慌失措的士兵,展现在眼前。

甚至,其中,木上还看得到了,几个带着白色围裙的炊事兵,正,各自抱着早餐,灰头土脸的,奔波在迫击炮肆虐的营地上。

瞥见,那,因为对的挪动,而被飞溅出来的黄白色米粥,木上,不免舔了舔嘴唇。

他们,昼夜兼程,也还没吃早饭呢!

“木上君,说的是极。”

顿了顿,一旁站在山坡上的,第十五混合联队副联队长,河里着凉,也深以为是。

“若是,衡阳的第十军,能够如同金陵的支那军队一般的话,接下来的仗,那就好打多了。大本营的作战计划,想必,也能够完成了。”

尽管,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实,但,鬼子河里还是不免感叹道。

作为,参与了侵华战争的军官,二人,都曾经体会过,一溃千里的感觉。那时候,所谓的国军,弃城而逃,不战而降,都是家常便饭。

只是,随着战争的持续,二人,也不得不承认的一点:

国军的抵抗,是愈发强烈。至于,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的谎言,在,鬼子残酷的暴行下,也显得愈发脆弱。而,所谓的日军占领区,抗日力量层出不穷。

“听说,那位薛老虎,已经被那位国军的最高统帅,给撤了职位了。”

盯着不远处的国军阵地,河里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听得到此,二人,心中都不免一喜。

“河里君,这,可就真的太好了。”

是啊!

第九战区,没了那位薛老虎,还能够有一口好牙齿吗?

“命令,停止炮击,坂木中队,全体冲锋!争取,两刻钟内,夺取前方阵地。”

此行,二人,长途跋涉,穿越深山老林,带来的迫击炮弹也并不多。

因此,炮击,仅仅是持续了不到半个小时,便迅速停止了。

当然,两鬼子军官,也不期望,这炮击能够击杀多少阵地上的国军士兵。而是,期望,这突如其来的炮击,能够扰乱阵地上的部署。

以往,靠着这种方法,鬼子兵,可没少夺取阵地。

沪市的吴淞口,金陵的光复门,北平的卢沟桥。莫不如是。

伴随着阵阵硝烟,数百穿着绿色伪装的鬼子兵,端着黝黑的三八大盖,在,鬼子底层军官的吼叫声中,小碎步冲着奔赴了炮兵阵地的前沿防线。

也许是,因为,炮兵阵地的隐蔽性,亦或是,驻守在1此地的国军,未曾料想过,会有一支鬼子满编的步兵混合联队1,绕过前沿的两道防线,突袭而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因此,防线前方,不仅,没有堑壕和步兵的杀手铁丝网,甚至,连,一些该有的阵地防御措施都没有。而,这一幕,落在后方观战的两位鬼子中佐官眼中,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木上君,看,阵地在我坂田中队的冲击下,犹如探囊取物一般。”

闻言,木上也附和的笑了笑。

说实话,此次,若不是师团指挥部特地调来第十五混合联队,那么,此次,就是由他们,第十三步兵联队担任突袭任务的主攻了。

只是,军令来了,他,木上也得遵守。

不过,遵从军令的同时,木上也不由得抱怨:

这,师团长,未免太过小心了!

只是,想法,还没落地!

数十架,轻重机枪的哒哒声,便让二人面色一变。

“阵地机枪?”

看来,此方阵地,并不如鬼子明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甚至,用,现在炮兵阵地指挥官的话语来说:

我们,这里,乃是暗藏杀机!

硝烟,随着威风,吹拂过了一片灌木丛。

不时地,灌木丛内,还传来嘻嘻索索的谈话声音。

“这伙鬼子,要吃不小的苦头了。”

89师,特务连长,杨德彪,眯着眼睛,提拉着望远镜。

一旁的副连长,却是忧心忡忡的,回应道:

“不过,这鬼子兵,也太多了啊,咱们那阵地里面,也不过两个营罢了。”

是啊!

不是长他人威风,也不是灭自己志气。

说到底,尽管战争后期,鬼子兵的士兵素质已经大不如战争初期,但,和,良莠不齐的国军士兵来说,鬼子兵的战斗力,还是要高上许多的。

“司令部传令,让我等迅速查明增兵日军之番号。并,从旁协助,炮兵阵地559团一三营,巩固阵地,确保鬼子识不破阵地之虚实。”

电报员,言简意赅的传达了军令。

闻言,杨德彪,眯了眯眼,低声不禁嘟囔道:

“这样子的话,那,咱们,就得兵行险招了。”

“彪子,你可不能够冲动啊。”

闻言,副连长急忙拉住杨德彪。

“你听说过,擒贼先擒王吗?”

闻言,杨德彪点了点头,却回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