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林兄展开细说,愚弟实在难以参透。”
于谦尚在沉思,朱瞻基却直接不耻下问了。
他倒要听听看,这个叫父皇和于谦都重视的林煜,到底能说出个什么名堂来?
林煜把碗里最后剩的一口酒喝完,酒足饭饱,换了个舒服些的姿势,仰躺下去,这才懒洋洋的说道:“先不说这谁吃亏的问题,永乐削藩说到底是为了避免再现前晋的八王之乱。那么问题来了,你们认为八王之乱的问题,又是出在哪儿?”
“八王之乱?”
于谦略一思忖说道:“惠皇屈尊,临朝听言。厥体斯昧,其情则昏。”
林煜摇头:“这是《晋书》对司马衷的评价,不是对八王之乱的解读。而且,把一个大一统王朝的覆灭,全都加在皇帝一人的身上,这未免太过有失偏颇……再者,司马衷当真如同《晋书》所言那般不堪?”
于谦说:“林先生的意思是,《晋书》记录有误?可不仅《晋书》有记,在其余南北两晋史籍典故中,也都认可惠帝痴愚确有其事。”
林煜依旧躺着,眼睛都已微微闭上:“你都知道看别的史书了,就该晓得一点,司马衷好歹也是一个大一统王朝的二代皇帝,他的父亲司马炎再如何,也统一了三国乱世。”
“如此聪明绝顶又有手段的皇帝,怎可能坐视一个痴愚无能的儿子继位。要知道,当时的司马炎可不止这一个儿子,小儿子还素有贤名。这只能说明,司马衷可能的确不是很聪明,但远没有达到《晋书》写的那么不堪。”
“顶天了,这就是个自闭症的皇帝,自闭症说了你们也不懂,你们就当成一个木讷的书呆子,智商有问题但不大。要不然以司马炎的聪明,早就把司马衷这个傻太子给换掉了,哪还能让他继位?”
一番话毕,于谦脑子里仿若炸开,如此新颖角度,他此前从未想过。
要知道,有当朝的大儒,对于司马衷的评价,那都是“惠帝之愚,古今无匹,国因此亡”。
林煜这种为其翻案“伸冤”,却是当真不多见。
林煜却是没管于谦的震撼,接着说道:“再说治国吧!司马衷人可能不是太聪明,但人家当皇帝的时候,不说有功但也无过。既没大兴土木,也没增派赋税苛政,放到太平盛世,那起码也是个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好像确实有些道理。
纵观《晋书》记录,除了嘲讽司马衷的智商,那就是大挥笔墨八王之乱了,还当真没说司马衷执政的黑点。
因为这家伙没主见,所以政策基本都是延续司马炎的。
那么到底是谁的问题?于谦若有所思。
朱瞻基却实在想不透,索性直接问道:“那八王之乱,到底是何原因?又与我大明的削藩政策,有何关联?”
他已经听出来,这个林煜似乎真有点水平,光是看史书的角度就与传统儒生不一样,所以这个八王之乱,肯定不是随口说说。
林煜笑道:“原因很简单,无非两个字——天命,也可以说是正统。这也是永乐削藩的最大契机,同样也是严重掣肘。”
“天命?正统?”朱瞻基有些迷惑。
林煜说道:“天命说起来虚无缥缈,但对皇权来说,却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用两晋以前的汉末三国来举例,曹魏**是效仿的王莽禅让,虽然有些让人诟病,但本身并无太大问题。”
“季汉刘备**,同样意为复兴汉室,而且本身又是汉室后裔,这更没什么问题。”
“只有孙吴,他们是靠着蹭曹魏**的黄龙见谯,说白了就是祥瑞**。而汉末三国里头,偏偏爆发皇室内斗最严重的,也就是孙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