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六帝之战,大汉南征(1 / 2)

元始二年。

五月。

彼时,春种时间已过。

但邺城之外,兵马云从,虎贲军团十五万兵马集结。

元始元年。

这一年,对于大汉来说,是特殊的一年。

这一年,大汉在这乱世之中建立。

而元始二年。

对于大汉而言,同样是特殊的一年。

在这一年,大汉正式开启了统一原大苍十八道之战的序幕。

彼时,虽然大汉还没有进入最鼎盛的状态,河东道到手的时间不算久,虽然凭借其原本的底子,已经可以开始给大汉供血了,但还远远不能够和已经在手多年的河北相比。

至于盛澜地,也是一块富戍之地,但因为当时的苏定方在这块地方杀的太狠,如今还无法真正的为大汉供血,但也可以保证苏定方的自给自足了。

如果再等两年的话,让这两块地方能够充分为大汉供血,那个时候的大汉才是最鼎盛的状态。再等两年的话,大汉的实力绝对要比现在要强的多。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

天师道、威王势力羸弱,正是困顿之际。

尤其是威王,这个时候衰落到了极点。

天师道至少轩辕黄的能力足够的强,而且,在大苍之内,虽然无法寻求出路苍,但却通过姜烈山之手,从大苍之外得到了一丝喘息之机,缓和了原本困顿的处境。

可轩辕黄有这个本事,却不代表威王也有那个本事。

这个时候的威王,不堪一击。

至于靖王,因为长时间的大战,也元气受损,不在最鼎盛状态。

西北面的镇北军,现在至少还有一定的实力,还能够扛往拓跋部落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又何尝不是王羽的时间?又何尝不是大汉的时间?

有西北面的镇北军在,至少在接下来的一定时间之内,王羽还暂时没必要担忧拓跋部落的问题。

虽然说自从他封锁住了中行山脉之后,接下来的时间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镇北军必然会越来越弱。

可是,这个事情是需要时间的酝酿的,而却并非是一个立竿见影的过程。

这才过了多长的时间?还远远不可能到了那个份上!

故而,这个时候的镇北军战力犹在!

而镇北军,又何尝不是面对拓跋部落的一道最好的屏障?

至于东北面的东夷,和太阳国之间也是相互消耗严重。这个时候,虽然战况已经不复,最开始的激战,但还没有真的彻底结束,只不过进入了战略对峙状态。

可以说,他们大汉自身内部虽然还没有到达最鼎盛的状态。

可这个时候的外部环境,却已经是他们最适合南征的时候了。

如果等上两年的话,那个时候的大汉或许确实到了最为巅峰的状态,在自身实力上,比之现在要强大很多。

但是,很有可能,他们大汉周围的这几方势力,也得到了恢复元气的机会。

故而,春种结束,王羽决定誓师出征。

元始元年,王羽的大汉最先建立,而没过几个月的时间,镇西军赵匡胤的大宋也随之成立。

接二连三的登基称帝,也促使着原本想要扫平大苍之后,以无上威望方才称帝的皇甫古渊于元始元年冬季始提前称帝。

而皇甫古渊之后,威王皇甫古濣与天师道轩辕黄也不甘寂寞,在去年的冬天和今年的春天先后称帝。

和皇甫古渊敌对的他们,对方已经称帝,如果他们不随之做出动作的话,天然上就会在地位上矮了一头。

可以说,整个大苍之内,唯一没有做出动作的,也就只有镇北军和镇南军这两方势力了。

到这个时候还没有做出反应,由此可见,这两家也确实不像其他家那样野心勃勃。

再加上原本最开始就以皇帝正统自居的河西道小朝廷,如今的原大苍势力范围之内,足足有六个皇帝存在。

只不过,六个皇帝之中,足足有三个皇帝继承的都是苍的国号!

河西道小朝廷,他们本就以正统的皇室血脉而自居。至于靖王和威王,他们当然也不可能甘心另起炉灶,最想要的自然还是继承祖宗的国号。

以至于,六个朝廷,其中有三个是苍。

剩下的那三个,分别就是王羽的大汉,赵匡胤的大宋,再加上轩辕黄的大炎。

也正是因为如此,元始二年,大汉的南征之战开始,直至大汉彻底统一了原本的大苍十八道,这一段时期,也被后世的史学家称之为六帝时期。

“擂鼓!”

“聚将!”

“三军出!”

伴随着王羽的一声高喝。

军中力士猛地轮动手中的鼓槌,按照特定的节奏韵律向着身前的巨型大鼓捶打了起来。

“咚咚咚!”

“咚咚咚!”

“……”

战鼓越敲越急。

好似战事爆发一般。

与此同时。

又是一阵悠长的声音响起。

“呜呜呜!”

“呜呜呜!”

悠长的牛角被高台下两侧站着的士兵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