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重重宫帷洒落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李逸缓缓睁开双眼,发现自己正端坐在龙椅之上,身着华贵的龙袍,头戴冕冠,周遭群臣俯首,殿内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气息。他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惊涛骇浪——自己竟然穿越了,从一个普通的现代人,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夏朝的皇帝!
“陛下,早朝已备妥,请陛下示下。”一位老臣低声提醒,将李逸的思绪拉回现实。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震惊,意识到此刻自己已不再是那个生活在科技时代的平凡青年,而是肩负一国兴亡的帝王。
李逸端坐龙椅之上,俯视着殿内群臣。文武百官分列两旁,气氛凝重。户部尚书出列,忧心忡忡地奏报:“陛下,近年来天灾频发,百姓流离失所,国库空虚,赋税难收,臣恳请陛下恩准减免灾区赋税,以安民心。”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
“陛下万万不可!”兵部尚书立刻出言反对,“如今边疆不稳,外敌虎视眈眈,若再减免赋税,军费从何而出?国之安危,恐将不保!”
李逸听着双方的争论,心中暗自思量:减免赋税,可安抚百姓,赢得民心;但若因此削弱国防,导致外患,又将如何是好?他深知自己初来乍到,对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了解尚浅,不可贸然决断。
“众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李逸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威严,“此事关系重大,朕需仔细考量。户部尚书,你速将灾区情况详报呈上;兵部尚书,你亦将边防形势及军费开支细细列出。朕要与诸位爱卿共同商议,权衡利弊,再做定夺。”
退朝之后,李逸独自一人漫步在御花园中。春日阳光和煦,鸟语花香,但他却无心欣赏这美景。作为一个来自现代的人,他深知民主、科学的重要性,但也明白在这个时代,自己必须以帝王的身份来治理国家。
他想起历史上的那些明君,他们以仁政治国,爱民如子,使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他也想成为一名贤明的君主,为大夏朝的百姓带来福祉。但他也清楚,自己面临着重重困难与挑战,前路充满了未知与变数。
“朕定不负这江山社稷,不负这黎民百姓。”李逸在心中暗暗发誓。他决定利用自己现代人的思维与知识,结合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寻找出一条适合大夏朝发展的道路。他要广纳贤才,改革弊政,发展经济,加强国防,让大夏朝成为一个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国家。
李逸抬起头,望着天空中翱翔的雄鹰,心中充满了信心与决心。他知道,前方的路虽然艰难,但他一定会勇敢地走下去,为了大夏朝的未来,为了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百姓,他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
在这座辉煌壮丽的皇宫深处,朝堂之上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辩论。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在光滑如镜的地面上,金碧辉煌的殿宇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得庄严而肃穆。文武百官整齐地排列在两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女帝端坐在龙椅上,眉宇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而站在朝堂中央的李逸,则是满脸坚毅,目光如炬,正据理力争,对于女帝新近颁布的政策表达着强烈的反对意见。
“陛下,臣以为,此政策虽看似利国利民,实则隐患重重。”李逸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他言辞恳切,不卑不亢,“如今国库空虚,民生多艰,若再大兴土木,恐会加重百姓负担,激起民怨。”
女帝微微皱眉,龙颜渐露不悦之色:“李爱卿此言差矣。此乃朕深思熟虑之策,旨在推动国家发展,繁荣经济。爱卿身为朝廷重臣,理应全力支持,而非在此妄加指责。”
李逸并未被女帝的威严所震慑,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陛下,臣并非反对国家发展,而是认为应当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眼下百姓生活困苦,若不顾实际情况,强行推行此等耗费巨大的工程,只怕会适得其反。”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许多官员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赞同李逸的观点,认为应当以民生为重;有的则支持女帝的决策,认为国家的发展不能因循守旧,停滞不前。
女帝的脸色愈发阴沉,她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李逸,语气中带着几分怒意:“李逸,你可知此言有违君臣之道?朕身为天子,所作所为自然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你若再执迷不悟,妄加非议,可别怪朕不客气!”
李逸心中一震,但他深知自己所言句句属实,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他不能退缩。于是,他挺直了腰杆,朗声说道:“陛下,臣自知此言冒犯天颜,但臣身为朝廷命官,有责任向陛下进谏忠言。臣坚信,只有以民生为本,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若陛下一意孤行,臣宁愿冒死谏阻!”
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了一片沉寂。女帝盯着李逸,目光中仿佛有火焰在燃烧。文武百官也都屏住了呼吸,大气都不敢出。他们知道,这一次李逸是真的触怒了龙颜,后果不堪设想。
良久,女帝才缓缓开口:“李逸,你向来以直言敢谏着称,朕也知晓你是一片忠心。但此事关系重大,朕不能因为你的一番言论就轻易改变主意。退朝之后,你将此事详细上奏,若所言有理,朕自会考虑。”
李逸心中一松,连忙躬身行礼:“臣遵旨。”虽然女帝并未当场采纳他的意见,但至少给了他一个进谏的机会。他相信,只要自己言之有理,持之有故,终能打动圣心,为国家和百姓争取到应有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