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日本人向长城一线大举增兵的时候,国民政府就开始了两手准备。
一方面,国民政府通过国际社会向日本政府施压,希望日本立即停止此次军事冒险。
另一方面,国民政府也是知道,仅仅凭借目前在华北地区的东北军和西北军各部是根本就阻挡不了日本人这20万大军的前进步伐的,为此,国民政府也把他的精锐部队第17军跨越千里背调至长城一线。
同时,东北军改编的4个军也被拉到华北北部长城一线和即将到来的日军展开对峙。
1934年1月5日,正是一年最为寒冷的季节,两个神秘的男子走进了牡丹江城。
原来这两位就是军统吉林站的站长沈从严以及他的得力助手牛大力。
“站长,这一年多没来,没想到凤凰山现在牛气了啊!”
牛大力感叹道:“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如今这个什么凤凰山纵队有十几万人的部队了吧?”
“是14万的野战部队,各个营地的守备部队还不算。”
沈从严批评道:“你牛大力跟着我也干了好几年了吧,我们吃饭的家伙事可不能给弄丢了。我们在东北的军统主要责任就是收集东北所有军事相关的情报。
如今凤凰山纵队可是东北第二大军事集团,他们的情报也是重中之重。
你居然还不清楚凤凰山纵队的兵力情况?”
“站长,这可不能怪我啊,我是战斗组的不是情报组的,对情报那一块也的确不是很熟悉。”
牛大力呵呵一笑。他知道沈从严不会责怪他,自己的这个老大一点都不像别的军统头子,还是很有人情味的。
“也亏得你是战斗组的人,要是情报组有你这样的人,我们什么有用的情报都弄不到。”
牛大力赶紧转移话题。
“站长,我们现在来牡丹江,能有什么用吗?”
显然牛大力也是知道凤凰山目前面对的严峻形势。
关东军为了对付凤凰山纵队,可以说是把他一半多的兵力都扔到了这里来,凤凰山纵队能有什么作为?
“日军在长城一线集结重兵,目的很是不明朗,或许是为了恐吓国民政府,或许是眼馋我们的华北,或许他们想直接开启对我们的全面战争。”
沈从严有些忧虑地说道:“你说凤凰山纵队如果把他们周边的这二三十日军给打垮了,长城一线的日军还敢继续开启和我军的战斗吗?”
“以前凤凰山也曾经一次性干掉过十几万的日军,但那是打了关东军一个措手不及,如今关东军可是严以待阵,情况和那个时候完全不一样的,凤凰山纵队如果贸然出击,很可能会遭受重大损失,还无法歼灭大量的日军。那样一来,这东北的形势就不一样了。”
牛大力难得地有条有理地分析了起来。
“唉呀,牛大力,可以啊,居然有长进了。”
沈从严打趣道。
随即沈从严的脸色再度变得严肃起来。
“这也是我担心的事情。周浩肯定也是知道这个情况的,党国的这个任务不好完成啊!”
牛大力也不禁摇了摇头。
“站长,如今在南方国共双方都打出脑浆了,据说在凤凰山有大量共产党员,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对我们的行动有所抵触啊?”
“在大是大非面前,共产党员还是很靠谱的。”
沈从严也是摇了摇头,满脸的无奈。
说实话,他对这帮共产党员还是很佩服的。
在东北的敌后战场上,这些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谱写出一曲曲慷慨悲壮之歌。
两人一边走一边交谈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凤凰山纵队在牡丹江的司令部。
听说沈从严居然在这个时候来访,周浩也知道其大致的来意。
一看到凤凰山纵队司令部里居然有这么多人,似乎大家在开会讨论问题。
沈从严很带着歉意地说道:“打扰大家里,实在是不好意思啊!”
沈从严心里也纳闷,你们在开会的话,可以把我们安排在一边等着嘛,直接把我们带到你们的会堂里算怎么回事嘛?
“我们现在也在讨论关于日本人进攻华北的事情,你们也是可以参与的,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你们也是可以提的。”
听到周浩这么一说,沈从严和牛大力就找了一个角落坐了下来。
“好了,我们继续讨论刚才的问题。”
周浩说道:“刚才有人说我们应该等到长城战役打响了以后我们再行动,也有人说道我们应该立即采取行动。”
听到周浩这么说,沈从严的内心一下子就轻松了,原来就算自己不来,人家也做好了出击的打算,只不过是出击的时间问题。
对于国民政府来说,当然是凤凰山纵队出击的越早越好。如果凤凰山纵队能够在日本人向华北发动进攻之前就对其周边的日军发动袭击,对华北,对民国,对于华北百姓当然就是最好的,之前华北百姓不用遭受兵灾了。
然而,沈从严却不能提出这样的要求,原因也非常简单,一旦凤凰山纵队在日本人对华北打响之前动手,这二十的日军很有可能就会立马放弃南下作战的计划,转而北上,先行解决凤凰山纵队的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且,很大的可能国民政府还会眼睁睁地看着这二十万的日军北上,而不会做出任何的动作。
在国民政府内部还有一种声音,那就是和共产党走得很近的凤凰山所部很有可能已经完全赤化,如果有可能,他们也很希望将其消灭。
如果凤凰山所部和日本关东军能够同归于尽,那就再好不过。
这也是,沈从严宁愿待在危机重重的东北也不愿意回到南方的主要原因。
想起来就让人操蛋不已。
沈从严和牛大力对视了一下,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出了不可思议,然而他们没有任何的表示,只是默默地听着。
只见周浩继续说道:“这两种说法都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