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加满的压迫感(1 / 2)

华夏自古就有长辈提携后辈的传统,以确保知识和经验的传承。

这种传承不仅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也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长辈岁数大了,总是好为人师。尤其对于有出息、很优秀的后辈,更是有见猎心喜的感觉。

方向东见到杨晓帆之后,简单一交谈,深入一了解,就立刻喜欢上了这个少年。

莫名也诞生了一种想收徒的冲动,特别想把自己的人生见识和为人心得,传授给杨晓帆。

除了想避免“伤仲永”这样的事情发生,更主要的是,和这样的年轻人相处,实在是非常愉悦的。

但听着杨晓帆的步步展开、层层推理、处处精彩,方向东越来越觉得自己多虑了。

他人老成精,是能很清晰地感觉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杨晓帆对金令镇的称呼,从金叔叔自然转换到金局长,非常巧妙地实现了无缝连接。

喊叔叔时,委婉地指出问题,说测谎提问上确实有些不足的地方,不掩饰瑕疵,不回避过错,这是一种关心。

但很快又讲到,巧立大功才是重点。这时称呼就比较正式,成了金局长。缘于对警察身份的尊重,对努力工作的赞扬,这是一种敬重。

这个少年对于语言的熟练掌控,以及灵活运用,的确已经到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地步。

方向东边听边想,他这个究竟是天生的能力呢,还是后天培养的技能?

但他收徒的想法,已经荡然无存了。

是的,他放心了。

但杨晓帆对此却没有在意,他也并不是刻意做作,而是自然地流露。

而且他下面要说的内容,实在太重要了。他说话的语气。越来越凝重,态度越来越严肃,声音也提高了一层。

“毛丽的这个表现,非常的不正常。说明她很可能接受过反测谎训练。因此,我判断她不是一般罪犯,应该是间谍,或者说是敌方势力的特工。”

“他们当时需要大笔资金,可能是经费不足,也可能是想要做些什么破坏。而且经过近一年的筹划,说不定已经到了即将动手的时刻。”

“她的这次离开潜逃,也并不简单,应该是早有计划的。我看案宗有记录,她曾申请下一步到津门,去参加卫生职称考试。但因为金局长的再次审讯发现一些问题,而被厂里否决了。”

“无论是铤而走险、监守自盗、窃取资金,还是抛夫弃女、悄然远遁、突然消失。我觉得,只有她是潜伏的特务,要外出避免进一步追查,组织进行破坏行动,才能真正地说的通,逻辑上才合理。”

“方老、金局长,此事非比寻常,非常重要。我建议将这个情况报告省厅领导后,尽快通知国安部门。这个所涉及到的问题,以及引发的后果,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还要严重。”

杨晓帆词真意切、分析具体、逻辑清晰。他真的很用心、很努力了,已经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

讲完这一大段话后,杨晓帆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大口水。既是滋润一下喉咙,也是掩盖一下他激动的心情。

他担心,被对面这一老一壮、两个警察看出一些端倪。

事实证明他多虑了。

临近退休、干了一辈子刑警的方向东,从军多年、转业后看了十几年卷宗的金令镇,两个人都算是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的。

但听了杨晓帆的大段分析之后,他们都傻了、愣了、呆了。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计。

求神求雨,结果等来了一个山呼海啸、惊天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