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三个古代世界(12)(2 / 2)

有了阿福帮忙,拿到一个打磨肉体力量的法门。

在吃下大量灵物的情况下,再通过特殊的打熬办法,可以快速提升肉体力量。

虽然过程极其痛苦,不过,阿福道友预期,自己小成之后,修炼的成功率增加一成,大成之后,能增加三成。

此外,有茗主子示下,阿福道友对自己很上心,还有给了一份灵物名单。

这里面,大多是与体内那一道不受控制的灵雷有关,还有各种增强身体部位的。

关于这些灵物的作用,阿福道友都让小桂妹子详细写出。

里面与体内灵雷有关的灵物,现在服用,会增加修炼难度,一旦修成,则会得到反哺。

里面种种,阿福道友都只列出来,让自己自由选择。

可惜阿福道友不见外人,杨海青很想与他交流。

杨海青这些日子,一直在折腾这些,还有想办法赚茗主子这的贡献点,兑换灵物。

他预计按照阿福道友给的建议,先花一到两年增强自身,稳打稳扎。

什么时候到了极限,再开始修炼,成功率会从开始的万分之一到最少六成。

有小桂妹子陪着的杨海青,过得很规律,四天一个循环。

三天时间,就在桃源里各种折腾自身,茗主子出门那天,就去了国师府的书阁,与小桂妹子一起看书。

桃源里,除了云上居,其余区域,是杨海青与小桂、小莲负责。

梅兰竹菊四位,现在做着云上居大部分杂事,也较为忙碌。

草茗身上酿酒的事情,就是交与她们四人专职配合。

云上居打理,也是她们在负责,同时还要为云上居前院布置。

等到锦道友回来之时,草茗就要邀请国师府五位同为司天监职位的道友,来自己桃源一聚。

她与诸位道友约好,以后每隔几旬,就聚在一起坐而论道。

草茗为主,这论道之地,就定在云上居前院。

仲道友炼丹之所,云道友刻符之处,都需要悉心布置。

每隔三日,梅兰竹菊四人,还要去国师府书阁之中,为丰富阿福信息库努力。

小莲也不轻松,桃源之下,那一亩地蛋的转化,还有各处打理,都是小莲在做。

去了国师府,她就去库房中,录入各种物品数据,照样交与阿福扩充信息库。

库房录完,就捕捉国师府诸位大人的波动,也是极好的资料。

这样的日子,众人一过就是三月,这一日,草茗在屏树下修行之时,心中有感。

突破之日已到。

本就是水到渠成之事,苹树也借着草茗突破,增强自身底蕴。

那金苹金化速率,有草茗相助,三月时间,进度可喜,已经来到了六成有余。

此时正是夏末秋初,已经接近苹果成熟时间。

现在,满树的金苹,牢牢挂满枝头,按照这个速率,今年的嘉萍宴要往后推迟。

对着守在苹树周围的供奉交代一句,草茗才放心的进入突破状态。

等她在鲸吞大量灵气,在苹树下坐上三天,毫无悬念,顺利突破。

炼气三层与炼气四层之间的这道门槛,对她来说,薄如蝉翼,轻轻一动,就打破了。

知道自己安全,草茗没着退出修炼状态,借着这个时机,又用四天时间,平和自身气息。

睁眼之时,嘉萍帝就见到嘉萍帝为她贺喜。

草茗谢过之后,向苹树枝头一看,正是金澄澄的苹果,观其模样,只差临门一脚。

嘉萍帝周身喜气洋洋,看苹树变化,再看嘉萍帝气息,正是灵气浮动,似有突破预兆。

“同喜!同喜!也为陛下贺!”

嘉萍帝不意外茗仙家看出来了,她没这样的本事,那才奇怪。

“这番,我是沾了茗仙家的光,借着茗仙家突破势头,让我这久久不动的修为瓶颈,撼动一丝。

等苹树圆满之时,就是我突破之日,届时,定为茗仙家送上大礼一份,以表感谢。”

陛下与苹树关系颇深,草茗从阿福的分析中,已经看到这一点,现在则是更加确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能让陛下如此喜形于色,就是他看到了修行之路的新希望。

这个世界,九为极数,陛下修为,在那炼气九层圆满,多年未动。

现在,苹树得了机遇,他那修为,也有了波动,隐隐有突破之象。

九为级数,十为圆满,十二为大圆满,若陛下能借着苹树机遇,更进一步,就是打破此方世界修为限制。

成为现如今第一名炼气十层修士,而后便是一路高歌,炼气十一层,炼气十二层大圆满,引领此方修士前行之路。

这是机缘,独属于陛下的大机缘。

看陛下模样,对着炼气九层之上还有未走之路,心中应有预估。

若能走通此路,陛下为姜朝皇帝,享姜朝气运,又为玄门引路之人,享玄门气运,这才是妙不可言。

草茗看着陛下,心中频频点头,对于杨海青,陛下更能承担天命之人位格。

嘉萍帝看着茗仙家,更是满意无比。

关于炼气九层之后的修行之路,茗仙家果然知道,先祖手册中,隐晦道出此事。

嘉萍帝本以为,只此一生,了无无望,已经收了修炼之心,准备专心国事。

没想到,峰回路转,又得这一造化,当日,苹树出灵雨之时,嘉萍帝就有久旱逢甘霖之畅快。

没想到,这突破的路子,就应在茗仙家身上。

从见到茗仙家,到现在不过三月近四月时间,喜事连连。

先是得了姜朝国运树新法,云仙家夙兴夜寐,前不久,正完成了改革。

嘉萍帝端坐宫中,与所有官员,举行了一场大朝会。

以后,凡有京中政令下达,片刻之后,就能到百官手中。

所有官员都有了上报之权,若遇急事,可上达天听。

此法初行,姜朝上下正是混乱之际,国师府众官员,尽数派出。

等到明年春日,科举之后,应该就能初步稳定下来。

而后,又是在京城附近发现一地脉,那地脉藏得很深,如果不是被茗仙家误打误撞之下发现,恐怕谁也无法知道。

那地脉现,已被引入皇宫之下龙脉之中,从注入那刻开始,姜朝国运更胜三分。

又有杨海青一事,本是无心之举,没想到能带来这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