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元嘉北伐之巧撤兵锋(1 / 2)

砂舞众生相 阿六敦 3948 字 3个月前

刘宋王朝,文帝刘义隆自接手政权以来,他苦心经营,经过一番内部整顿,政权逐渐稳定。如今,刘宋历经元嘉之治,国力蒸蒸日上,刘义隆心中渴望一场胜利,以加强自己的威望,巩固统治。

而此时,北方的北魏正面临着柔然和吐谷浑等势力的威胁。刘义隆敏锐地察觉到这是北伐的绝佳时机。北魏正与北方的柔然交战,在南部的兵力相对薄弱。为避免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北魏皇帝拓跋焘决定对南朝宋只做防御,部队撤回黄河以北。

刘义隆果断下令,派到彦之统率安北将军王仲德、兖州刺史竺灵秀等将领进行北伐。旌旗猎猎,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面对宋军的进攻,贯彻积极防御的预定方针,避其锋芒,主动后撤。还没有等宋军到达攻击地点,他就下令黄河南岸的碻磝、滑台、虎牢、金墉、洛阳等重要地段的兵力统统撤到黄河北岸驻防。

由于北魏主动撤离黄河以南地区,宋军一路势如破竹,没费什么周折就收复了滑台、虎牢、洛阳、金墉等军事重镇。到彦之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轻松收复了兖、司二州,并把兵力全线撒开,东起延津,西至潼关,两千里河防,分兵把守。一时间,宋军士气大振,仿佛胜利就在眼前。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军自身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北伐的宋军兵力本就不多,如今占领了黄河以南的诸多城池后,每个地方都要留兵力驻守,兵力分散得如同撒胡椒面一般,每一个点的兵力都变得非常薄弱。

北魏在迅速解决了北部的威胁后,开始集中力量反攻。拓跋焘派冠军将军安颉统御各路人马,气势汹汹地袭来。

到彦之得知北魏军队杀来,心中慌乱,决策出现失误。副将王蟠龙在水上作战中被北魏镇守邺城的杜超击败并斩杀。接着,北魏名将安颉的军队东下进攻虎牢,虎牢很快被攻克,刘宋守将尹冲和崔模竟然投降了北魏。

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到彦之惊慌失措,打算放弃所有辎重向南徒步撤退。关键时刻,老将王仲德站了出来,他力劝到彦之不可如此草率。在王仲德的规劝下,到彦之率领部队到达历城,焚毁了辎重后徒步撤退到彭城。

与此同时,安颉渡过黄河攻打洛阳金墉城。当时防守洛阳的杜骥因城墙残破难以坚守,便诓骗姚耸夫协助防守。最终,两人都放弃城池逃离,洛阳失守。

刘义隆得知北伐形势逆转,决定御驾亲征,潘淑毅然相随。潘淑对军国大事常有独到的见解,刘义隆对她宠爱有加,常常与她商议朝政。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旌旗蔽日,士气高昂。刘义隆紧急启用檀道济做为先锋,檀道济带领着先锋大军日夜兼程,奔赴战场。一路上,宋军势如破竹,接连攻克北魏的多个城池。

拓跋焘派出老将叔孙建堵截刘宋大军,叔孙建年少时就以智勇双全闻名,他渡过黄河向南进军,一路平推,大败刘宋兖州刺史竺灵秀,斩首五千余级。 接着,叔孙建又分兵夹击刘宋的救援军队,派轻骑截断宋军的前后,并焚烧谷草,断其粮道。

随着战线的拉长,宋军逐渐陷入了困境。粮草供应不足,士兵疲惫不堪,北魏军队几次火烧宋军运粮船,宋军后勤补给难以跟上,军中粮草即将耗尽,形势变得十分危急。

可就在此时,军中出现了几个叛徒,他们偷偷跑到北魏军营,将宋军粮食将尽,军心不稳,无心恋战,故而即将撤退的消息告知了魏军。北魏军将领叔孙建得知此消息后,大喜过望,立刻指挥大军追赶宋军。

刘义隆心急如焚,潘淑站出来说道:“陛下,如今形势危急,我们必须当机立断。臣妾近日苦思冥想,有一计或许可解当前困境。”

刘义隆连忙问道:“爱妃有何良策?”

潘淑娓娓道来:“如今我军粮草被烧,北魏军队紧追不舍,可派檀将军依此计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