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山鬼(2 / 2)

“山鬼?”

姜星火眉头微蹙,道:“绣娘,你说的山鬼是什么东西?山魈吗?”

“不是山魈,是山鬼!”

绣娘正色纠正了姜星火的说法,显然她也知道山魈是什么东西。

“山鬼是……”

绣娘刚想对姜星火解释山鬼是什么,外面却突然传来了一震惊呼声,还有嘈杂的脚步声。

“出事了!”

绣娘立刻起身冲出门外,姜星火也紧随其后,想要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

“好重的血腥味!!”

姜星火踏出屋子的瞬间,就闻到了浓郁的血腥味,其它村民也纷纷朝着远处跑去。

“有人受伤了,而且受的伤还不轻,否则血气不会这么浓郁,伤者恐怕要不行了……”

姜星火心中想着这些事情,脚下却没有丝毫的迟疑,反倒赶在那些村民之前,来到了村庄中间的空旷平地。

一个赤裸着上半身的男子,血迹斑斑的躺在地上,正是先前那个名为吃赤虎的青年。

“怎么会这样?”

姜星火心中有些惊讶,再联想到绣娘口中的山鬼,难道赤虎是被山鬼伤成这样的?

“唉,虎娃子的伤势太重了,肠子都被掏出来了,恐怕……”

一个身形高大的中年人摇摇头,脸上露出一抹痛惜的神情。

“草乌爷爷,您再继续看看,说不定赤虎哥还有得救,我这就回去给你拿药。”

绣娘拉着那个中年人的手苦苦哀求。

“草乌,虎娃子他真的没救了吗?”

那个老者也从地上站起来,看着中年人轻声问道。

中年人摇了摇头,说道:

“虎娃子的伤是山鬼造成的,就算勉强封住了伤口,山鬼爪子上的毒素也会要了虎娃子的命。”

“再加上他刚刚回来的时候疾驰奔跑,毒素早已经侵入心脉之中,内伤外伤都可能会要了他的命。”

老者听到这话,眼中也失去了光彩,佝偻的身躯仿佛又衰老了几分。

“既然如此,那就为虎娃子准备后事……”

老者手里的拐杖墩了墩地面,又说道:“还有,从今天开始,每夜都要有人在村口巡逻,以免山鬼夜袭村庄。”

几个年轻人听到老者的话,上前抬起赤虎的身子,想要把他送回家中准备后事。

“且慢!”

看着他们要把赤虎抬回去,姜星火立刻走出人群,制止住了他们的行动,然后来到那个老人身前,低声道:

“老人家,晚辈也略懂几分医术,不如让我过去看看,或许那个兄弟还有得救。”

“姜小友也懂医术?”

老人听到姜星火的话,立刻说道:

“那就有劳姜小友过去看看,若是能把虎娃子救回来,小友就是我桃源村的恩人。”

“恩人不敢当,只能尽力而为。”

姜星火走到赤虎的身边,掀开赤虎腹部盖着的白布和草药,一道狰狞骇人的伤口,出现在了姜星火的眼里。

伤口似乎是被虎豹类的大型猛兽所伤,但要是仔细看的话,伤口又有些肉眼难以察觉的细小差别。

姜星火右手一挥,从旁边的水盆中引来一道水流,将赤虎腹部的伤口清洗干净,露出了狰狞发白的皮肉。

随即,姜星火又将手虚放在伤口的上方,使出了枯木逢春之术。

蕴含着纯粹生机的力量,沿着伤口进入赤虎的体内,一边清除他体内的不明毒素,一边缓慢修复着他的伤势。

过了大约五分钟的时间。

姜星火从地上站起了身,再看赤虎的腹部,那个狰狞的伤口,已然消失的无影无踪。

赤虎那因失血过多苍白的脸色,也逐渐变得红润起来,看着就像是睡着了一样。

“这……”

周围的村民看到这一幕,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却又真真正正的发生在了他们的眼前。

唯独那个老者以及那个叫做草乌的医者,眼中流露出一丝诧异,互相对视了一眼。

“唔……”

片刻后,地上的赤虎口中发出一声闷哼,缓缓睁开了自己的眼睛。

“我……我没死……”

赤虎挣扎着从地上坐起来,看着完好无损的腹部,眼睛里露出一丝迷茫。

他明明记得自己被山鬼的爪子豁开了小腹,怎么现在一点伤都没有,难道自己刚刚只是做了一场梦?

“赤虎大哥,是这位外面来的客人救了你。”

一个和赤虎差不了几岁的人,把他从地上拽起来,将方才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

“他救了我!”

赤虎先是一惊,又向其他人求证了一番,确定没有任何差错最后,神情纠结的走了过来。

“我……你……我……”

赤虎红着脸,吭哧瘪肚了半天,最后单膝跪在地上,对着姜星火行了一个大礼。

“赤虎今日对客人多有不敬之处,所幸客人不计前嫌,施手搭救,大恩大德,赤虎铭刻五内,永生不忘!!”

听着赤虎的话,姜星火有些意外。

不是意外他会感谢自己,而是意外他的这番话,显然也是读过不少书的人。

“不过举手之劳,岂敢受如此大礼?”

姜星火伸手把赤虎从地上搀扶起来,说道:

“但赤虎兄受的伤太重,虽然已经复原,可是元气亏损,还需要静养一段日子,多吃些补血补气之物。”

那个老人也走了过来,微微躬身,道:“姜小哥救了虎娃子,那就是我们桃源村的恩人,老朽在这里谢过了。”

姜星火连忙说道:“老人家言重了,救死扶伤本就是医者分内之事,何劳言谢。”

另一边。

几个中年人也各自结伴而去,笑道:“村长,我们这就回去杀猪宰羊,今日午宴可要好好的招待客人一番。”

老者也抚髯长笑:“是极,是极,你们快回去准备,午宴就在村子的祠堂里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