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文字之祸(2 / 2)

皇帝厌恶殷博瀚办事不力,但不到要他命的地步!

如今的结果,所有人都袖手旁观,任其自生自灭。

包括皇帝,不杀也不保,任由三司“秉公”断案。

段晓棠冷静下来,“中间出了什么变故?”

才让皇帝迫不及待,要在长安的地界上,了结殷博瀚。

最恨殷博瀚的是陈仓百姓,路上安排花样百出的刺杀,还没有一一登场。

高坐钓鱼台的皇帝,为何先按捺不住出手了。

吴越唇角嗫喏几下,缓缓开口,“殷博瀚去陈仓前,见过齐王,并留下了诗文。”

齐王吴愔,皇次子。

吴皓薨逝后,论嫡论长都该是他。

但皇帝不愿分薄权柄,吴皓的太子都是死后追封。

段晓棠:“他写了什么?”

吴越:“有国皆传圣,无家不见王。乾坤资佑启,日月仰光华。”

一首平平无奇的应制诗。

在殷博瀚的文集中,大概只能混到中下。

段晓棠第一个结论,“对仗挺工整。”

再然后,“乾坤、日月……”有点敏感啊!

范成明一脸迷惑道:“什么意思?”

吴越只道在皇帝看来是何意思,“齐王颇有贤名,合该执掌日月乾坤。”

范成明的下巴彻底掉地上了,“姓殷的武事一团糟,但不该在文字上栽跟头啊!”

词臣出身,不可能留下这么大的把柄。

他写一封花团锦簇的奏折,逼得右武卫只能罗列详实数据,才能与之比较。

范成明:“他被人诓了?”

吴越:“据说殷博瀚领了清查弥勒教的皇命后,路上遇上齐王。一来二往,齐王求诗,殷博瀚也半推半就地写了。”

但他吹捧太过,写得过火了。

若是宫宴之上,受皇帝差遣,为诸位皇子作诗,光明正大,谄媚一些也无妨。

做儿子的再优秀,也是做父亲的教子有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这首诗却是“私相授受”,吹捧靠拢之意,一览无余。

殷博瀚是御用文人,相当于皇帝的文学禁脔。私下为旁人写诗,本该留有一些余地。

从这首诗中,殷博瀚显然相当看好吴愔日后的前程,隐隐有示好之意。

再结合殷博瀚在陈仓急功近利的作为,很难不让皇帝怀疑,他的近臣背叛了他,投靠了儿子,卷入夺嫡之争。

急怒之下,下了杀人的命令。

而殷博瀚压根无法辩解,因为他真有这意思。

范成明:“齐王这口热灶,想烧的人不少。”

殷博瀚不过是做了一个大众化的选择。

吴越:“前日齐王庶子满月,满长安的皇亲国戚家都去了,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范成明脱口而出,“你去了?”

转念想到,前日吴越不是在右武卫么。

吴越:“杜氏去了。”

婚丧嫁娶才是大事,区区一小儿百日,实在不该搞成如此阵仗。

从来没有什么理所应当,名分更重的吴皓不也一直压着没封太子吗,顶多有个监国的名头。

吴愔的声势,让皇帝产生了危机感,恰逢近臣“背叛”,双重背刺。

段晓棠理清楚其中的逻辑,只觉得讽刺。

祝明月最开始想搞殷博瀚,就是琢磨从文字中挑刺。

结果此人谨慎惯了,偶有瑕疵都无伤大雅。

加之祝明月过不了心理关,文字狱这头猛兽一旦放出来,第一个遭反噬的就是春风得意楼。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