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罗巴的罗西亚领内。
一个相对偏远的地区城镇,简陋的镇政府大楼内。此刻已经是深夜,但有个房间内还有灯光。
钢笔划过纸张的声响,还有机械运转的声响。
一个中年人戴着眼镜在案台上审阅文件,他的机械手臂时不时的发出响动。他的身体有将近一半被机械原件所替代,这是当初欧罗巴闪光时期的战争所带来的。
这个中年人气质和蔼,虽然残疾但并没有一丝一毫的颓废感。相反这个中年人作为这个城镇的镇长,一直是得到广泛支持的实干家。
这种群众的极大支持,来自于多年为群众解决困难的政绩。
往前推好几年,这里还不是一个城镇而是一片荒地上人口稀少的农村。那时这片土地上最好的生存方式是离开这里,前往更适合生存的东方或者南方。
变化来源于一个人,现在的镇长当初的空降村长。
就在当时官方援助补给到来时,一个看起来残疾的军人一起来到了这片土地上。
这里的人全部是要跑出去或者跑不出去的人,没有想到过还会有人想要来这里,而变化也从那时起开始发生。
一个残疾军人,自己动手建造了住所。这个过程中虽然有当地人的帮忙但大部分工作都是自己来的。
不止如此,他还亲力亲为的带领农民开垦荒地、修建水渠、架设桥梁等,也帮农民们抢收小麦等等。
以往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离开这里,导致有些农产品倒伏、缺水等问题让当地手足无措,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影响的就是今后一年内能不能吃上饭的问题。
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而犹如百科全书般的残疾军人很快被所有人所尊重,他不是只像那些上面派下来的官员,只张口不动手。
而是事事亲为所用的标准对于他人和自己同样受用,用实际行动告诉村民自己一个残疾人都能干的活没道理他们干不了。
正是这种带头作用,让当地的局势开始渐渐好转。穷则思变,在当地能够有活下去的希望、有着活得更好的希望谁会想永远的背井离乡呢?
局面越来越好,到最后发展成一个还不错的城镇。
这其中固然有当地人的努力和残疾军人的帮助,但罗西亚乃至于欧罗巴的政策扶持是离不开的。
欧罗巴的精准扶贫政策和英雄时代政策。
这些村民可能只看出残疾军人懂得很多,也不像那些下乡官员一样怕苦怕累,但他们绝对想不到残疾军人的过往有多辉煌,因为这些过往那人都会打哈哈混过去。
而当上面的人下来视察的时候,无一例外都被这个英雄时代项目派下来的残疾军人所震撼。
三枚勋章足够所有人的尊重。
佩戴在领口的橡树叶骑士铁十字勋章、左胸上的金色战伤勋章和戴在上方的长条形金色近战勋章。
金色战伤勋章,两把交叉的刺刀上压着一个头盔,头盔上有欧罗巴国防军的标志:合拢交错翅膀的黑鹰,双爪抓着一条斑斓的毒蛇。
金色近战勋章,长条形延展橡树叶中间有着一把匕首和木柄手榴弹交错。
至于领口的银橡树叶骑士铁十字勋章,一个黑底银框的铁十字上方有银色橡树叶装饰。
三枚勋章,来历不凡甚至吓到了前来视察的官员。
欧罗巴国防军的勋章制度很严格,一般来说最低级的是二级铁十字勋章。
这种勋章一般只会将红黑勋带别在上衣上方第二个扣子处,甚至铁十字都见不到。
而一级铁十字勋章,则会将铁子十字佩戴在左胸口袋上。
能获得一级铁十字已经是一般步兵能获得的极高荣誉,这时候他们的领口还是空空的。
因为只有骑士铁十字才能够悬挂在领口上,这个时候意味着受勋章者已经实现阶级跃升。
而这个残疾老兵在骑士铁十字勋章之上还有银橡树叶配饰,那就代表着他是更高一个级别的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获得者。
而金色战伤勋章,获得者一般都只能永远的待在ICU中进行临终关怀,而这个老兵则是依旧如常人一般行动。
最有含金量的则是金色近战勋章。
使用冲锋枪、手枪、手榴弹、匕首、工兵铲、火焰喷射器等武器,参加近距离交战至少50天。
这个徽章有三个等级:
和敌人进行十五天极近距离战斗,获得铜质近战勋章。
和敌人进行三十天极近距离战斗,获得银质近战勋章。
和敌人进行五十天极近距离战斗,获得金质近战勋章。
这种极近距离战斗任务,一般特指冲入敌人战壕与敌人近距离脸贴脸的战斗。
突击敌人防线用手榴弹或者炸药包摧毁敌人碉堡,为后续部队打开进攻通道。
从城市外围进入敌占城市进行街道巷战。
可以说都是一等一的高危险性军事突击活动。
获得铜质近战徽章都已经可以看做从死亡线上跳过一次了,而金质近战徽章则能被看做在死亡线上来回横跳如入无人之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房间里的房门被人敲开,来的人一只眼被皮质遮罩遮盖像是一个独眼海盗一样,他的身上有一枚铜质战伤勋章。
“弄完了吗?!”来人很熟络的将一瓶苦艾酒和两个小杯子放在桌面上
“只是一些调研工作而已,没事我明天处理。”残疾老兵将文件合上放好,开开心心的接过杯子
来人是他的老部下,风暴突击队时期的下属。当年还是一个毛头小子,很勇很头铁但也正是如此脑袋上挨了一枪,还好只是从侧面穿过没有伤及大脑。
当然一只眼睛没了,正是他把这个变成独眼龙的人从战场上背回去丢后方医院病床上。
没有完整参与战斗,所以只获得了铜质近战勋章和铜质战伤勋章。这对于他来说是坏事也是好事,毕竟能活着回来已经是万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