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早年在宫中的生活比较压抑,身边又没几个亲近的人,朱由校将亲情看得很重,对同父异母的弟弟更是关爱倍加。(为了防止外戚专权,明朝的大部分皇子通常不由生母亲自抚养,朱由校与朱由检都是如此。)
他带上弟弟一起来召见,主要是认为周宁懂的东西很有意思,想让弟弟也见识一下,而且詹事府的官员本就有教导皇子的职责,外廷的朝臣便不好对这次召见提出质疑。(藩王不允许与朝臣来往。)
可惜朱由检对“奇技淫巧”并不感兴趣,根本看不上皇兄与周宁讨论的那些木匠活儿,他痴迷的还是四书五经那套玩意儿,并认为只有儒学才可称为学问。
此次召见的时间不长,朱由校一点没提正经事,而是将自己手绘的家具图纸拿出来给周宁“品鉴”,自然得到了周正字的大加称赞,同时也收获了一些改进意见。
君臣二人相谈甚欢,气氛非常融洽,可一旁的朱由检却越看越不是滋味。他一眼便认定周宁是个佞臣,为讨皇兄欢心,尽说些溜须拍马的言论,恬不知耻到了极点。
其实这就是在冤枉好人了,朱由校的手工活虽然算不得巧夺天工,至少称得上中规中矩,比起专业的木匠也差不了多少,得到几句赞许并不为过。
朱由检毕竟还小,不善于掩饰情绪,他把不屑与厌恶的态度全都写在脸上,很快便被一直在留心观察的周宁尽收眼底。
显然两人互相都看不惯对方,第一印象既已形成,这辈子怕是再难扭转。
召见的最后,周宁居然还得到小皇帝的十两赏银,君臣关系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属实有点出人意料。
要知道孙承宗作为小皇帝最信赖的师傅,最多的一次也不过得到八十两赏银,这已是为人臣的极限,由此可见十两银子的份量得有多重。
朱由检默默注视着皇兄的荒唐之举,心中甚为不爽,但以君子自居的他并未出言阻止,只是脸上的表情变得愈发冰冷。
他搞不懂皇兄的爱好怎会如此不堪,简直与贩夫走卒无异,哪有半分一国之君的样子;他更不明白皇兄从哪里寻来的这种小人,除了摆弄些“旁门左道”,没有一点儿真才实学,竟然还封了官。
奈何他也只是臣子,决定不了周宁的命运,否则……
哎,摊上这么个皇兄实在是无话可说。
午时,魏忠贤领着周宁离开皇城,两人在分别前又聊了几句。
“贤弟此去辽东一定要保重身体,朝廷的差事应付一下即可,万岁爷这么看重你,回来后肯定能加官晋爵。”
周宁微笑道:“承大哥吉言。对了,奉圣夫人的儿子今日就该到京城啦,你也知道夫人平时出不了宫,她想找个人照看一下儿子。”
魏忠贤直截了当的问道:“贤弟想要我怎么做?”
“大哥不是跟昭狱里的那位镇抚使许显纯有几分交情吗?我也承蒙他关照了这么久,感觉他这人还不错,照顾夫人的儿子应当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