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邹干说齐(1 / 2)

战国帝业 君子于役 9164 字 1个月前

自从那次的事情过去以后,韩乐就像丢了魂一样,做什么都没精神,大部分时间都在走神。

一大早起来,韩乐还正在洗漱,韩王后就来求见韩乐,一进来就哭哭啼啼,韩乐见她这样子就觉得心烦,可到底是自家侄女,也只能问她又发生了什么事,韩王后说今天被赵王偃给打了。

韩王后没心思去管这种小事,便好言劝她:“夫妻之间要互相忍让,不要动不动的就动嘴吵架,成什么样子?”

赵王偃夫妻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韩乐的确没什么能劝的只能这么说。

只是劝说似乎没什么用,韩王后捂着被扇红的脸颊啜泣道:“父王和母后都没打过我,姑,你要给我做主。”

韩乐已经洗漱完了,她转过身,看着这个侄女张口想说什么,但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经历了上次的事情之后,韩乐和赵偃这对名义上的母子,关系已经非常僵了,这种事情自己说了,赵偃也根本不会听。

旁边的宫女对哭啼的王后无动于衷,谁让她天天来哭,没人能忍受得了这种性格的女人。

宫女们正给韩乐上早点,韩乐的早点相当丰盛,而且居然还有豆浆。很多人都以为,豆腐跟豆浆是在西汉时期才出现的,但根据清代汪汲在《事物原会》的说法,豆腐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孔子还曾尝过,但并不喜。

大概是因为这个时代的豆腐,制作的方式和后世不同,味道也差别很大,不过豆浆的味道是大差不差的,还是有人会喝的。

只不过能喝起豆浆的都是贵族,这倒不是因为豆浆的制作工艺有什么繁复的,只是因为研磨出的豆浆有一股豆腥气,要加入糖才好喝,糖的价格并不便宜,平民当然是吃不起的,也不会去喝豆浆。

宫女们将早点都端上桌以后,轻轻推到一旁,韩乐伸手用勺子轻轻舀出两勺糖洒在豆浆里。

看着碗里的豆浆,韩乐若有所思,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脸颊变得绯红,情不自禁的笑了一下。韩王后不明白韩乐笑什么又不敢问,只能在旁边怔怔的看着。

“好了,别哭了,过来吃饭。”韩乐将一杯加了糖的豆浆推给韩王后。

韩王后跪坐到韩乐对面,看着面前的豆浆不停啜泣,眼泪一滴一滴的洒到豆浆里,看的人可怜。

不过并没人同情她,宫女们都低头侍候在一旁假装看不见,韩乐则是用勺子舀着豆浆,安静的喝着,脑子里面在想着事情,根本不理她。韩王后讨了个没趣儿,只好用手擦了擦眼泪,拿起勺子跟着韩乐喝豆浆。

韩乐喝的差不多了,随手把碗放下,用手绢擦了一下嘴巴,道:“你且说说,大王今天为什么打你?”

这时韩王后终于有了倾诉的机会,立即放下勺子,看着韩乐,可怜兮兮的说道:“姑,你不知道,最近大王不知道从哪接了一个婊砸入宫,他天天宠着那个婊砸,根本就不理会侄儿,侄儿今早找他理论,他这打了我。”

韩乐听了这话直蹙眉:“说话别那么难听,什么婊,注意你的身份。”

韩王后又要开始哭,韩乐抬手打断她,站起身走到窗边。

“姑……”

韩乐只顾看着窗外的风景不去理她。

韩王后只得低下头小声说道:“臣妾错了。”

韩乐这才转过身:“你暂且忍忍,等过几天我抽出空,会帮你去教训大王的。”

见自己姑姑愿意帮自己出头,韩王后这才千恩万谢的离去。

她走了之后,大殿里还留着一股香气,是那种脂粉香。

韩乐用手捂着鼻子,对左右的宫女吩咐:“去把香点上,熏熏这屋里的味道。”

“唯。”

宫女们下去点上了香薰,袅袅青烟环绕在房间。

韩乐跪坐到垫子上,又拿着那个幻方转了起来,这次她终于发现了端倪,韩乐轻轻拽出里面的两个格子,将打乱的次序复原,这次总算把幻方的六个面都转好了。

看来已经被转好的幻方,韩乐又想起了那天田秀抓着自己的手转幻方的样子,心里突然升起了一种大胆的想法。他那天不会是故意来接近自己的吧?

不可能的!

韩乐摇头否定了这种想法。

他才不是那样的人。

……

“哼,我就知道他是这种人!”

将渠看完了剧辛的回信,气的跳脚。

“老贼,奸贼,恶贼,逆~贼!!”

将渠对剧辛进行了一番亲切的问候,骂完了之后,才觉得胸中的一口恶气舒展了,心情也好了不少。

吴名士这才凑上前壮着胆子问:“丞相,出什么事了?”

将渠顺手把剧辛的回信给吴名士,他看完了之后眉头紧锁,半天没有说话。

“先生,你怎么不说话呢?”

吴名士抬起头:“剧辛居然建议丞相和赵国讲和,他到底怎么想的?”

将渠瞪了吴名士一眼,心说:到底你是谋士还是我是谋士?

吴名士被这一蹬,吓得低下了头不敢再看将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剧辛是存心想看我的笑话!那好,本相倒要看看,最后我们谁看谁的笑话。”

赵国打来剧辛首当其冲,将渠此刻倒是不怕了,反而隐隐有了要看乐子的意思。

吴名士在一旁提醒道:“丞相,赵国的体量不是我们能对付的,剧辛可能顶不住。”

将渠点了点头,问道:“那你想怎么办?”

吴名士说:“我们还是得及早联络一下齐国。”

“谁去呢?”

将渠犯了难,他手下的能人倒是不少,但是跟齐国有交情的确是不多。

武成后当政的时候亲赵,亲齐的大臣都受了排挤,将渠上位后,又清理了一批政敌,其中不少都是亲齐的,眼下燕国朝堂上已经没有和齐国比较亲近的大臣了。

“丞相,在下倒是认识一个人和齐国有交情。”

“何人?”

“邹干。”

“邹干?”

将渠搜罗一下脑海中的记忆,好像并没听说过燕国有此人。

“丞相,当年齐闵王失德,齐国众多大贤都出走我燕国,其中有一位阴阳家名叫邹衍,他来到我燕国后,还曾经帮昭王制定过历法。”

经吴名士这么一提醒,将渠也是瞬间恍然。

“本相想起来了,邹干是邹衍先生的孙子。”

吴名士道:“正是!邹衍一家来到我燕国后,一直没有中断和齐国的联络,听说邹干跟齐国不少权贵都有来往,这种事情派他去是最好的。”

将渠点点头:“好,马上派人请邹干来见本相!”

邹干来到以后,将渠细细打量。

只见此人三十余岁,留着山羊胡,身穿儒袍,头戴高冕,腰间佩剑,一副名士打扮。

将渠心中瞬间起了好感,急忙请邹干坐下。

然后二人客套一番,将渠才说明请对方来的目的。

这几年邹家在燕国过得并不如意,邹干要不是顶着祖父的光环,早混不下去了。

他正愁一个没有出头的机会,邹干没有犹豫,一口答应下来并承诺会说服齐王出兵援助燕国。

将渠连忙问:“先生此去燕国,可需要准备什么?”

游说可不是光凭嘴的,要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