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入内宫后,朱允炆疲惫地坐在椅子上,稍作喘息,便又强打起精神,召集大臣们继续商议对策。可此刻,众人皆是愁眉不展,面面相觑,谁也说不出个能扭转乾坤的好办法来。毕竟,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如今的局势已经万分危急,那所谓的勤王军队,别说能否及时赶到了,就连到底有没有人响应号召,起兵勤王都是个未知数。
“陛下,臣听闻宫中曾有太祖皇帝留下的密道,以备不时之需,或许陛下可借此暂避,先保住有用之身,待日后再寻机会重整旗鼓。”黄子澄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赶忙开口说道。
朱允炆心中一动,可随即又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眉头紧锁,缓缓摇了摇头道,
“朕若走了,这皇宫里的众人该如何?这天下百姓又该如何看待朕?朕身为大明皇帝,肩负着守护江山社稷的重任,怎能在这关键时刻临阵脱逃,做那贪生怕死之辈?朕若如此,还有何颜面去面对列祖列宗,还有何资格去要求天下臣民对朕忠心耿耿?”
方孝孺见状,动容地劝说道:“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如今这局势,您若是有个闪失,那大明的正统可就真的彻底无望了,天下就将落入那逆贼之手,到时候百姓们又要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请陛下暂且放下心中顾虑,留得有用之身,暂避锋芒,这也是为了日后能再次匡扶大明,恢复我大明的盛世江山。”
朱允炆听了方孝孺的这一番话,陷入了长久的沉思之中,内心犹如翻江倒海一般,十分纠结。他缓缓站起身来,走到窗边。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自己一路走来的治国之路,那些用心颁布的政令,那些为了改善民生所付出的诸多努力,那些日日夜夜为了大明的未来所做的规划与设想,难道就这样要全部付诸东流了吗?难道自己真的要放弃这一切,选择逃离吗?
就在朱允炆犹豫不定之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紧接着一个小太监跑来,哭喊着:“陛下,不好了,宫门就快守不住了,燕军马上要攻入皇宫了,请陛下早做准备!”
方孝孺闻言急忙开口,“请陛下速速沿密道遁走,我等这就前去阻挡燕军,为陛下争取时间。”
朱允炆的心里一沉,他知道,最后的时刻还是来临了,此刻无论做什么也是无力回天,看着宫里的宫女和内侍们都在慌不择路的奔逃,朱允炆满脸悲愤的开口,“诸卿不要管朕,尽管自行离去,逃命去吧!”
等众人离去,朱允炆吩咐侍卫将皇宫内堆上柴火等易燃之物,把皇后马氏和皇子叫到自己身边,准备带着妻子与孩子从密道逃出皇城。
皇后马氏身为光禄少卿马全之女,此时却一脸决然的开口表示让朱允炆一人逃走,“妾身若是与皇儿随陛下一同遁走,恐怕极易被燕军发现,且妾身一介女流,皇儿更乃一幼童,身体孱弱,恐无力逃脱太远,未免落入燕军之手受辱,请陛下允妾身和皇儿留在宫中以死明志,成全大义!”
朱允炆见妻子已经有了死志,有心随着妻子一同赴死,但想到方孝孺等人的苦心劝说,只能选择抛妻弃子苟且偷生,朱允炆的脸上满是悲戚与决然,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妻儿,似把她们的模样刻在心底,随后目光缓缓扫过这熟悉的一殿一梁,这里承载了他曾经的壮志与抱负,可如今,一切都要在这场叔侄相残的战火中化为泡影了。
“传朕旨意,点火!”
朱允炆咬着牙,声音虽带着一丝颤抖,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身边的侍从们先是一愣,随后赶忙领命而去。不多时,火苗开始在各处蹿起,贪婪地舔舐着那些华丽的帷幔、精美的雕花。火势迅速蔓延,一时间,整个皇宫被映照得一片通红,像是一只浴火的巨兽,在痛苦中挣扎。
而朱允炆在火势渐大之时,在贴身侍卫的保护下转身快步走向那早已准备好的密道入口。那密道隐藏在一处极为隐秘的角落,若不是知晓内情之人,根本无从发现。
他顺着密道中的阶梯快速向下走去,身后是那熊熊燃烧的大火发出的噼里啪啦声,仿佛是皇宫在不舍地挽留,又像是在无奈地哭诉着这场悲剧。
密道里阴暗潮湿,朱允炆的脚步有些踉跄,却一刻也不敢停歇。他不知道这一走,前路究竟在何方,只是知道此刻若不离开,等待他的便只有死路一条,自己作为皇帝顾及骨肉亲情不舍得杀叔父,可是朱棣为了夺取皇位,一定不会允许自己活着!
也不知走了多久,终于,前方透出了一丝微弱的光亮,那便是密道的出口了。朱允炆深吸一口气,踏出密道的那一刻,回首望了望那被火光笼罩的皇宫,眼中泪光闪烁,随后毅然转身,隐入了茫茫夜色之中,只留下那燃烧着的皇宫,还在诉说着这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等朱允炆在一众护卫的保护下一路东躲西藏来开京师,他回望着那被战火笼罩的金陵城,望着那浓烟滚滚的皇宫方向,再也忍不住泪如雨下。
“朕的江山啊,朕的臣子们啊……”朱允炆喃喃自语着,心中满是愧疚与悔恨。
喜欢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请大家收藏:(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