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案(59)(1 / 2)

在明朝的开国之初,朱元璋的登基为这个曾被战火蹂躏的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随着权力的逐渐巩固,困扰在其周围的阴云也悄然聚集,牵扯出一场震动京城的巨大案情,令这位新皇的统治初期蒙上了阴影。

晨曦初照之际,南京城的街道上,人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朱元璋坐在宫殿中,目光凝视着窗外,透过层层的纱帷,似乎能看到那些曾经历过风雨的百姓。自从他登基为皇,便每日处理政务,心中也充满了忧虑。

“皇上,郑国公来见您。”一个小太监轻声说道,打断了朱元璋的思绪。

朱元璋转过头,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他知道郑国公徐达是自己最为信任的将领,近来却传来了些许闲言闲语,令人不安。

“让他进来。”朱元璋压下心中的疑虑,面带微笑。

徐达走进宫中,这位国公固然文武双全,但眉宇间藏着一丝紧张。他低头施礼,声音沉稳:“皇上,臣有要事禀报。”

“说吧。”朱元璋微微点头,示意他可以继续。

徐达缓缓抬头,眼中透出一丝忧虑,“近日京城中流言四起,传言御前侍卫中有人图谋反覆,意欲对皇上不利。”

朱元璋闻言,面色一沉,随即说道:“此事细述。”

徐达心中一凛,遂道:“臣近日通过可靠渠道得知,竟有一些侍卫私通奸细,谋划在皇上外出时发动袭击,甚至还涉及外臣,试图建立一个新的势力。”

朱元璋紧握双拳,心中暗自不悦。他明白,自己刚刚开国,必须立稳根基,绝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你对此事怎么看?”他淡淡地问道,目光如炬。

徐达犹豫片刻,垂眉道:“臣认为,应该立刻展开调查,清除这些害群之马,绝不能让他们有机会得逞。”

朱元璋点了点头,随后,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若要调查,总得找个合适的时机。我需要知道,背后谁在操控这一切。”

徐达心中明白,皇上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便毫不犹豫地说:“属下愿意亲自去查明真相,皇上可放心。”

朱元璋的心仿佛沉入了海底,他点了点头,心中暗想:在这个权谋交错的时代,唯有审谨行事,才能保全自身。他叹了口气,抬起头,望向徐达,眼中透出一丝期待与决然:“此事委托你负责,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徐达应道,便告辞离开。在他的心中,也隐隐感受到了一阵不安,这个新朝的开局似乎隐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暗流。

随着调查的深入,徐达明白这其中牵扯得愈加复杂。一夜之间,他得知几个侍卫被揭发,连夜抓捕。然而,这些侍卫口中却含糊其辞,似乎不愿承认谁在背后指使。

“你们可知道,在这里说谎的代价?”徐达冷冷地盯着面前一个侍卫,声音低沉如同山崩。

那侍卫面色苍白,颤抖着未能答话。徐达知道,若想逼出真相,单靠威胁无济于事,心中暗想,或许得以柔驾硬。

“你若愿意坦白,承认自己只是个岂敢怨言的小卒,朕必不为难于你。但若继续隐瞒,你定将自食其果。”徐达考量着,缓缓说道。

侍卫终于流下泪水,颤声说道:“是,是冯公公。他让我去联络那些人,想要通过反叛之事来削弱皇上的权威。我们只是听命行事,绝无他意!”

一时间,徐达心中震动,冯公公的名字在他耳边回响。那是朱元璋身边权势滔天的宦官,位高权重,难以想象他竟暗中操控如此阴险之计。徐达明白,必须立即将这一消息上报朱元璋。

朱元璋接到汇报时,阴云已布满整片天空。他面色阴沉,缓缓问道:“冯公公?他竟敢如此无耻!”

徐达点头,心知皇上此刻的愤怒更加深厚,顿时也惧怕起来。朱元璋的双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仿佛要将冯公公千刀万剐:“可以再查,但务必小心行事,不可打草惊蛇!”

随后的几天,整个南京城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无论是在街头巷尾,还是在宫廷内外,人人都在暗中揣测着这一切的真相。徐达深入侍卫中,意图锁定更多的证据,而冯公公则如同一只潜伏的狼,时时刻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

此时的冯公公,隐隐感到了来自下方的压力,心中有些不安。他身材矮小,脸上总带着笑意,但此刻的眉头却微微皱起,似乎有些烦闷。经过几日的反复思考,冯公公决定采取行动。他找到了自己的几个心腹,低声交代道:“我最近感觉皇上再度对我心存猜忌,必须先发制人!想办法在外面引起一场骚乱,再趁机混淆视听!”

“冯公公,我等明白。”一个心腹答应道。

冷汗随着时光流逝而愈发沉重,冯公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个权力中心所布下的网络已然被徐达逐渐梳理。就在他准备行动之际,徐达已提早有所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