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案(5)(1 / 2)

朱元璋登基后不久,明朝正处于一个巨大的变革期。这个曾经是一名贫苦农民的帝王,在短暂而激烈的斗争中,终于将那些割席断交的势力一一铲除,但他新建立的政权依然不够稳固,内外忧患交织。就在这时,朝中一桩离奇的大案,令整个朝堂震动。

故事始于一个寒冷的冬夜,朱元璋在宫中翻阅着厚厚的奏折,周围烛光摇曳,隐约映照出他紧锁的眉头。他的面容深沉,脸上带着些许疲惫,肩上的王权如同压在他心头的重担。正当他陷入沉思时,门外的侍卫急匆匆进来,面容慌张。

“启禀皇上,今晚在东宫发现了一具尸体!”侍卫喘着气,话语间透出一丝慌乱。

朱元璋的心猛然一震,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东宫,即太子朱标的居所,那里藏着的是未来的希望。身为新皇,他无法承受任何会动摇朝堂的消息。

“什么人?”他压低声音,尽量保持冷静。

“听说是东宫的一个内侍,名叫张贵。”

“张贵?”朱元璋回忆起这个内侍的面容,一个性情温和、勤恳工作的年轻人。此时,他的心中掠过一丝不安。张贵虽是内侍,身处东宫,难免与太子有更深的关系。他的死,到底意味着什么?

他迅速起身,口中下令:“准备马车,立刻带我去东宫!”

当朱元璋赶到东宫时,夜色已经深沉,四周寂静无声。东宫的一角,几名官员和太子朱标面色凝重地围在一起,案几上则是张贵的遗体,身上还盖着一件破旧的袍子,脸色苍白,显得格外凄惨。

“皇上!”朱标见父亲到来,立刻跪下,神情恍惚。“儿臣无能,未能护住张贵。”

朱元璋蓦地感受到朱标的难堪,心中暗自叹息,作为一名太子,带着这样的沉重,何尝不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他让众人退开,独自上前,细细观察张贵的尸体,发现其脖部有明显的勒痕,显然是被人掐死。

“此事必有蹊跷!”朱元璋低声自语,心中翻涌着不安与愤怒。他环顾四周,发现旁边一名年长的内侍怯怯地站着,似乎在窥探众人的神情。

“你是谁?”朱元璋厉声问道。

“回皇上,我……我叫李炳……是东宫内侍。”李炳的声音微颤,面目扭曲,似乎在压抑着什么。

朱元璋盯着他,语气缓和下来:“你可知张贵死前的情形?”

李炳心中一紧,低下头,面露惶恐。“张贵昨晚说要去找太子商讨机密之事,只说有重要的消息,但具体内容……我也不清楚。”

朱标也插言道:“父皇,张贵是个忠心耿耿之人,绝不会无故遭人杀害,必有祸首!”

朱元璋轻轻叹息,心中却隐隐觉得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他转身,命令道:“立刻封锁东宫,谁也不得出入!我要查明真相!”

时光流逝,经过一夜的审问与调查,朱元璋决定深挖此案。东宫的内侍们一个个心神不宁,而张贵的突然死亡,似乎暗示着更为复杂的权力角逐。

两天后,朱元璋召见了所有的内侍,神情凝重。“张贵的死,引发了整个东宫的动荡,谁能替我解开这个谜团?”

众人面面相觑,直至一名叫做吴大年的内侍小心道:“启禀皇上,听闻张贵近期与宫外的某些商贩有过接触,可能涉及到一些私下交易。”

“商贩?”朱元璋微微一愣,心中闪过一个念头。“究竟是谁?”

“据我的了解,东宫内有一笔秘密的财物流通,可能与张贵有关,部分内侍与商贩私通。”吴大年越说越心虚,却又不敢停下。

朱元璋微微颔首,想到过去推翻元朝的艰辛,他深知权力的核心在于信任与权谋的博弈。然此时,自己的信任正被层层怀疑所撩拨。

几日之后,皇宫内又发生了一起离奇案件。在东宫之外,一名侍卫的尸体被发现,面部扭曲,显然也是遭人杀害。消息传来,顿时将万千疑虑再度引爆,似乎有一双隐形的手在暗中操控着这一切。

朱元璋下令对两起案件进行彻查,并暗中派人从东宫附近的商贩中寻找线索,直至一名商贩被抓捕归案。他名叫郭子明,是一名流动于宫外的奸商,曾因贩卖假冒伪劣商品多次入狱,性格狡诈。

在审讯室中,朱元璋面无表情地盯着郭子明:“你与张贵、东宫有何关联!”

郭子明急忙从地上跪起,面露惊恐之色:“回皇上,小人在东宫并无交情,只是听说张贵曾与我借过一笔钱财,是以才接触,决不敢与之同流合污!”

朱元璋冷笑一声,心中却对这个狡诈的小人物并不信任。他直截了当地说道:“若张贵真的是因为你而死,那你今日所言虽毒,仍需以命来偿!”

郭子明脸色陡变,但他旋即反驳:“皇上,您不能冤枉小人,我只是个商贩,张贵与我联系,只是为了借钱……绝非谋害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