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9章 王一凡的焦虑(1 / 2)

大国军垦 大强67 7967 字 25天前

当然,任总也并不是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毕竟有为公司手机有一款“战士”系列,其实就是跟军垦机电合作的。

只不过因为军垦机电并不生产手机,所以所占的比例极少。而任总大手一挥,直接把战士手机系列独立,股份送给军垦机电45%。

这样一来,加上原来的6%,军垦机电对于战士手机系列已经控股了。

虽然战士手机只是有为手机的一个系列,但是却是有为手机中销量最好的,任总能有这样的魄力,让所有业界中人都不由为之侧目。

不过有为公司树大根深,连手机都只是他们业务中的一部分,就别说手里里面的一个系里了。

不过和北疆手机一样,这款手机针对的都是年轻人,所以软件方面,都是侧重于拍照,即时通讯,还有游戏之类的研发。

但是相对而言,战士手机的外形明显不如北疆手机靓丽,以至于军垦城很多年轻人都开始更换北疆手机。

不过军垦机电控股战士手机之后,情况很快就得到了改变。毕竟手机外壳这样的小事情,都用不到那些专家们去研究。

年轻人设计几款外形发到论坛,吃瓜群众们一番论战,如果几种意见相持不下,那就都选,反正这个时代的手机都是不断更新的。

如果集中某一种类型上面,那就更好办了,新手机问世就长这样了。反而让吃瓜群众增加了一种期待感。

本来手机还好着呢,但是心仪的来了,咋办?换呗!反正年轻人的钱大多是花这些事情上的。

战士和北疆这两个中国手机,目前国内的名气并不算大,但是已经被很多人熟知了。

只要用过的,基本上都不会再去买别的品牌。

之所以这样,其实还是因为手机并没有国内搞大规模宣传,这些其实一直是按照叶雨泽的思路再发展。

他一直不愿意自己的产品参加到内卷当中,世界辣么大,为啥不出去看看呢?

相对而言,有为手机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比北疆手机要多很多,主要是因为有为公司本身程控业务已经遍布世界各地。

而北疆手机销售业务,大多亚洲一带。本来日本和棒子国的两款手机是他们的强劲对手。

但是随着智能化脚步的加快,日本的几个品牌纷纷落马,虽然不得不承认,这个国家的某些科技水平很强,但是手机方面,已经开始被甩开了。

倒是棒子国的一星手机也开始强势崛起,说到这里,就不得不介绍一下这个一星公司了。

这是棒子国一家着名的跨国企业,其实开始的时候,这家公司只是将一些水果,鱼竿蔬菜之类的东西出口到中国。

但也就是靠这个业务,他们撅到了第一桶金,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到了如今,已经成为了业务涵盖各个行业,很多国家的巨型企业。

于是1996年,一星集团跻身全球第五大集团,包括多个下属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机构,近7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近300个法人及办事处,员工总数19.6万人。

共有62个子公司,总资产高达2808亿美元。集团员工平均年薪高达713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0万元)。

三星棒子国国出口额的三百一十二亿美元中占了18.1%。而2004年更达到(592亿美元),为出口额的20.7%。

2003年棒子国政府税务预算中,一星占了6.3%的税款。

和这样的庞然大物对上,北疆公司这样一个单纯的手机企业自然是毫优势可言。

毕竟一星公司目前一些技术已经是世界领先,但是不得不承认,王一凡这个年轻人真的很澹定。

从对上的那一刻起,他就没拿这个一星公司当回事,就像他对员工说的那样。

他们不管他们垄断了多少行业,但我做的是手机,我只要保证我的手机技术不比他们差就好了。

他们的LCD技术世界第一,那又怎么样?芯片这一块,我也可以完胜他们,至于手机整体性能谁的好,那就让消者自己去评判吧!

正因为王一凡的这份澹定和自信,把员工们的斗志都激发出来了。

你大,你强又怎么样?我最起码我的领域,也有能击败你的地方。

当然,想击败这样的对手自然不是喊几句口号,吹吹牛逼就能做到的。

要把他们的手机性能吃透,然后针对性的碾压,这才是致胜的关键。

王一凡详细研究了一星公司的发展史,其实也是暗暗吃惊的。主要是他们崛起的速度太快了。

1938年3月1日,一星前任会长李秉喆先生以韩元棒子国大邱市成立了“一星商会”。

李秉喆先生早期的主要业务是将棒子国的干鱼、蔬菜、水果等出口到中国的BJ及满洲里。

不久之后,一星又拥有了自己的面粉和制糖厂,自己进行生产及销售。

1950年代,逐步扩展为制糖、制药、纺织等制造业,并确立为家族制企业。1953年8月,第一制糖株式会社成立。

1954年9月,第一毛织成立。

1958年2月,收购安国火灾与海上保险。

1963年7月,收购东方生命保险收购东花百货。

1965年10月,收购世韩造纸,9月,一星开办中央日报。4月,一星文化基金会成立。

1966年5月,成立中央开发。

1968年11月,成立高丽总医院

1969年,成立一星电子。

1973年8月,公司宣布了第二个“五年管理计划”,为这些业务领域制定了目标,并使一星进入造船工业。

此期间,公司还采取步骤,增强公司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将其制造过程从原材料生产,集成到最终产品生产。

结果,许多新的公司诞生了,其中包括1974年成立的一星重工业,以及一星造船厂。

1977年成立的一星精密机械株式会社。

1978年,一星半导体以及一星电子成为两个独立的实体,同时也开始向全球市场提供新产品。

4月,一星电子开始出口彩色电视机,一星造船厂成立,一星精密化学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