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的落实与推进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遥远的西方传回了捷报:
与西域诸国签订关税商贸协议的事,从仲春一直持续到盛夏,才算是尘埃落定。
而访问西域的大华使者,也终于在伏月未尽时回朝献捷。
使者带回了振奋朝野的新消息:
“大华与西域数十国建立外交关系,商品贸易打通;另外,近乎全部国家欲派遣使者拜谒大华国君,一月之内即将到达。”
这是彰显国威、弘扬文化的大好机会,孟遇安的喜悦自不必说。
明堂众臣也接连向孟遇安欢欣道贺,共襄此等举国之盛事。
七月盂兰盆节刚过,来自西域各国的使臣便陆续抵达了京师洛阳。
定鼎门外,车马如龙,人头攒动。不仅有许多西域远道而来的客人,更有因好奇而来凑热闹的无数洛阳百姓。
“诶,你们看,这西域人果然和中原人长得不一样。”
“嗯,确实。我从前只听老人说过,西域人长得金发碧眼、高鼻深目。今日一见虽不尽然,却也大差不差。”
“鲜卑人的眼睛和头发颜色已经很浅了,却不想西域人比他们更夸张!”
......
陆幼芷与贺望北此前南归襄阳,家祭三月有余,现已返回洛阳,正赶上万国来朝的盛景。
各国的使臣在陆幼芷所派礼部官员的引导下,井然有序沿天街进入紫微城,登明堂参拜大华皇帝陛下。
孟遇安身着衮服,头戴十二旒冕,高坐明堂御座,文武百官位列两侧。
诸国使臣依次上得明堂,一一向孟遇安施礼拜贺,各式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西域诸国的子民原本不会中原的语言,但由于中原百年内战以致民不聊生,许多百姓逃难迁徙至甘凉一带,也将中原的语言和文化带至甘凉。
西凉在被西域掌控期间,亦有汉民随之继续西迁,散落至西域各国定居。因而,在孟遇安于西域设立“大使馆”之前,西域已经有了会说汉语的人。
此次西域万国来朝,有不少使臣或是提前学习了汉语,或是随身携带了翻译,与大华君臣的交流也算顺畅。
接见使臣持续了两个时辰,才算是逐渐结束。车师、高昌、龟兹、焉耆、楼兰、精绝、大宛、戎卢、疏勒等二十余国皆遣使赴华,各有朝贺贡品无数,不可计量。
朝贺结束后,便是宴会。
宴会亦在明堂举办,朝会所用桌椅尽数撤去,换上了茶床和案几,用以让百官和使者就座进食。
一道道珍馐肴馔流水似的奉上,摆满了明堂中的每一张案几。
西域远在沙漠之地,经年所获菜蔬酒肉有限,使者们何曾见过这许多美食?各自皆看得眼花缭乱了。
孟遇安于高台之上举酒相庆,对着台下众使者笑道:
“自张骞出使西域起,胡麻、无花果、甜瓜、葡萄等食物渐次传入中原。中原久享西域丰盛美食,今日朕请诸位贵使品尝一下中原酒食,看看还合你们的胃口与否?”
楼兰使者精通汉语,未等别国使者的翻译将孟遇安的话语转述,他便已经做出了应答:
“天朝上国的美食,自然比我等小国强得多。小人多谢皇帝陛下宴飨,楼兰深感皇恩浩荡,必会永奉大华为尊。”
这一番话说得字正腔圆,好似母语者一般。孟遇安循声看去,却见那楼兰使者鼻梁高耸、眼窝深陷、栗色卷发披散两肩,绝不是中原人模样。
“贵使的汉语说得极好,不知家中可有汉人亲眷?”孟遇安饶有兴致地问道。
楼兰使者离开坐席,右手放于心口处,向孟遇安深鞠一躬,而后答道:
“回禀皇帝陛下,小人家中并无汉人亲眷,小人的汉语是和楼兰当地的汉民讨教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