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又一年(1 / 2)

“不错,很棒!”侯小歌笑着捏了捏小家伙的脸蛋。

自从出去以后,侯小歌总是感觉自己是外人,也只有回到家,才能感到心安。

“卤肉,香喷喷的卤肉米线!”

“大姐,吃不吃咯?”

侯小歌穿着一件从美利坚带回来的羊绒衫,站在摊位前轻车熟路的招呼着过往的顾客,顺便用扇子把锅里的肉香驱散开。

昆明的冬天依旧绿意盎然,大棉袄是穿不住的,只有在早上刚出摊时一家人披上侯小歌带回来的军大衣,平时最多穿个薄薄的毛衣。

因为侯小歌嘴巴会说,大婶叫大姐,大姐叫靓女,打饭的时候也多给点肉,一锅卤煮至于不到四点就卖完了。

提一下,侯小哥几家来到滇省后,前段时间炎黄盟一直往缅甸移民生意好,所以几家干脆就彻底分家散伙各挣各的过活。

其实这也是侯小歌主张的,毕竟大堂哥已经结婚了,各家现在也都有地,在合着一起难免磕磕碰碰。

最主要的是侯小歌有钱,不想让母亲和姐弟几个太操劳,所以没必要天天起早贪黑。

现在他们家每天只是做一锅卤肉,卖完就算了,毕竟家里壮劳力太少,熬不住。

“黑娃回来了?”

“黑娃好久没见,又长高了”

“黑娃!”

……

回来的路上一家五口坐着骡车回到村子,村外地里忙活的村民纷纷看见打起了招呼。

看着地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侯小歌感觉当初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来到滇省已经四五个月时间了,大家也稳定了下来。

一年多来南家沟村经历了三次搬家,大起大落让这些普通的老百姓受尽了磨难。

出于对生存的渴望,这些都没有打倒侯家人,而这又何尝不是每一个勤劳朴实的华夏人的缩影呢!

此时村里农田中,小腿高的麦子地里满是捉虫和拔野草的村民,一个个看着茁壮的麦苗脸上洋溢着喜悦,毕竟收获就在眼前了。

这年代滇省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后世那种先进的技术,是一年两种,不过这个收获频率对北方人来说已经很厉害了。

就拿豫省山区和秦省很多旱田来说,基本上都是一年只种一次小麦,其他时间都是撂荒养地,即使后世也是如此。

但哪怕是上等的水浇地最多也是两年三熟,远远达不到一年两熟的收获程度。

因为是北方人,刚来到滇省时一个个南家沟的老农民对昆市的种植季节不懂,看着到处的稻子傻了眼。

北方人哪见过长在水里庄稼,他们只是偶尔吃过米,连稻子都没见过。

最后从当地人的口中了解了季节,当时种植玉米已经来不及了,麦子又太早,最后侯小歌让村里抢种了一茬蔬菜。

因为有着炎黄盟这个背景在,南家沟种的蔬菜自然是不愁卖的,还是订单种植。

到了十一月中旬,蔬菜收获后大家的生活也稳定了下来,此时昆市也到了种植豆麦的季节。

北方人嘛!自然喜欢种麦子,吃面。

尤其是南家沟现在农田的位置还在山脚,种植麦子也更合适,家家户户又种上了小麦。

现在是阳历的二月份,因为冬季无霜气候温暖的原因,麦子也不冬眠,此时已经长到小腿高了。这在北方还在冬眠呢!四月份才能长到这么高。

一阵山风吹过,麦苗荡起阵阵涟漪,让人心情仿佛好了不少。

南家沟村现在的位置是昆市长虫山余脉的一座小山下,位置不好也不差,主要是周围当地人少,少了争斗,胜在清净。

而且南家沟村子周围也有两个跟着炎黄盟弟子一起过来的家人建立的村子,大家都是北方人,也相对团结。

因为背靠长虫山,山上石头多,建筑材料倒是不怎么缺,几个月下来,村子也是建设的像模像样。

南家沟建设家园的经验,再加上人生地不熟,刚来时南家沟村人先建设的是村墙。

吃喝不愁,又有大牲口当劳动力,还有钱,这样的条件让南家沟村民对建设家园信心十足。

男女老少一百多号人一起使劲,还雇佣了几百号人,建土石墙还是很快的,两个月不到,一个长宽各二百的村子就成型了。

下来就是建设各家宅基地了,这个经过开会决定各建各的。

毕竟大家手里都有钱,每家的建房子的想法都不一样,所以干脆各搞各的,人不够雇人。

六十多亩的村子,虽然只有六十五户人,村里为了未来分户着想,规定每家半亩宅基地,多的得掏钱购买。

侯小歌虽然属意炎黄盟给南家沟村民多一些补偿,还私下以盟主的名义给了钱,但主要还是粮食,钱也就一家一百大洋,并不多。

大部分村民还要盖房子也都没买,毕竟半亩地三百多个平方已经足够用了。

只有家里人口比较多的村民选择了购买,至于侯小歌,本来也要买,村里没收钱,直接多批了半亩。

因为滇省四季常青,建设村子时,村公户有钱,在侯小歌的建议下还释放搞了一下绿化,村里家家户户门口都种了两棵核桃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至于村外,可能是村里人为了纪念老家,村里花了二十几个大洋费力从一处山上运来了一棵两人环抱的百年大槐树。

走过大槐树,骡车来到村口。

一条从山上流淌下的小溪被村里人用一条四五十公分宽的石渠引着围绕村墙转了一圈,平时用来洗衣和用水。

村子门楼全部是用青石砌的,虽然四周是土墙,但也很耐看。

门口顶部有两排名字,最上面是洛宁侯家,下面则是南家沟村,这就是新的南家沟村。

骡车通过村门桥缓缓的进了村子,一道五米宽的大街就映入眼帘。

当时村里本来说是弄三米就够了,但侯小歌说两辆牛车相遇都得让人家门口去,最后干脆留五米。

宅基地家家户户都会有两三米长的门前空地做厕所,放柴禾堆,所以街道就显得更加宽敞了。

马上过年了,一些妇女和小孩子也都在村里没出去,村里还是很热闹的。

侯小歌家的新房子没在主街道,而是和一众亲族等卖吃食的住在一块,位于下风口,主要是做吃食的香味太勾引人。

侯小歌家院子足有六间半宽,有二十米,比村里其他家宽了足足一倍,门口空地看起来很宽敞。

门口侯小歌也没扎

一家人刚打开家门,一只黄狗就兴冲冲的迎了上来。

“黄毛卧下!”侯小歌止住朝自己腿上扑过来的狗子呵斥道。

因为自己平时不在,家里又都是妇女小孩,所以来到滇省后侯小歌在当地买的一只中华田园犬看家。

这狗子也算是弟弟栓牛的最爱,刚买回来时恨不得睡觉都抱到炕上去。

逗弄抚摸了一下狗头,侯小歌把大门全部打开,让母亲牵着牛车进门。

因为家里养了大牲口,平时要拉板车,所以新建的房子无门槛,门口也宽了不少。

院墙也是两米多高,房子也没有高调选择砖瓦结构,而是选了和村里人一样的土坯房。

只是支撑柱和地基用到了青砖和石头,算是比纯土坯高一个档次,这样的情况村里比比皆是,也不显眼。

至于为什么不盖砖瓦房,侯小歌自然还是为以后考虑。

进门后,两百多平的宽敞院子映入眼帘。

前院门楼东边只是简单的盖了一间房子和一间前厅,西边十几米的面积全部是空地。

门楼和房顶侯小歌选择了小青瓦,稻草年年得换太麻烦了,村里不少家庭也是这样。

房间平时是用来存放农具杂货的,前厅自然是休息用的,平时也可以临时存放放一些粮食或者物品。

走进院子,院里闲置着大片空地,里面栽了两棵杏子树和两棵苹果树,一颗核桃树,在然后就是各种品类的菜地遍布周围。

刚来滇省那段时间村民还没稳定下来,侯小歌就试探询问母亲愿不愿意去美利坚或者其他地方生活,可是王麦苗死活不同意。

用王麦苗的原话来说,狗不嫌家贫,她就习惯待在华夏,哪儿也不去。

其实侯小歌知道,王麦苗在等丈夫回来。

虽然侯小歌知道原身这个父亲十有八九已经为国捐躯,但没敢多提一个字,就是怕击伤一家人脆弱的内心。

他知道未来的历史,但便宜老娘不出去,侯小歌也就没办法,只能多方考虑,尽量低调着来。

所以这个新家侯小歌是按照后世七八十年代农村院子布局的,尽量保证能长久住人又不被淘汰。

其实就在空间升级后侯小歌也动过把家人收进去的想法,但一瞬间就打消了,那样的人生未免太无趣了。

赶着骡子车走过宽敞的院子,一片整齐的屋子映入眼帘,这就是一家人的居住区了。

现在南家沟村人虽然在滇省,但村里居住房间绝大多数还是按照三合院或者四合院的样式建造。

居住房间一共盖了七间房子,中间五间房间一家五个人一人一间,东边两间分别是厨房和粮仓储物间,西边是通往后院的过道。

一家人在厨房门口把卤肉的家伙事全部卸了下来,侯小歌赶着骡车进了后院。

后院也不小,有小二百个平方,盖了一间厕所,一间牲口草棚,一间猪圈,一个鸡棚,一个杂物棚子。

然后就是几垛子稻草和柴禾,平时用来烧火和喂养牲口。

一边空地上还有一个一米方圆的小石磨,是侯小歌买来自家平时用的,不用去村里大磨盘那去排队。

侯小歌在杂物棚把骡车解下来,把骡子牵进牲口棚,顺便给石槽里添了一碗玉米粒,水还有一大捆干草。

不得不说,骡子真的好饲养,一些粗饲料就能喂养,喂玉米都是奢侈,比牛马驴这些牲口强太多了。

“黑娃,弄完好好歇歇!晚上想吃啥?”

母亲王麦苗提着卖卤肉剩下的刷锅水跟着进来饲喂嗷嗷待哺的两头半大猪还有十几只鸡鸭。

“天气凉,吃个烩面片正好。”侯小歌笑着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