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购置房产,安家东京(1 / 2)

东京居,大不易。

说的便是东京汴梁的房价、生活成本之高,让许多人、包括官员,都要勉力支撑,颇感为难。

史书记载,北宋中期汴梁人口曾一度突破150万人。人口密度之高,在当时世界上无出其右者。

等到北宋后期,官至宰相,一生都在致力于升官捞哥哥活动的苏辙,70岁才实现买房的小目标。

注意,这房子也是买在其他城市的,他在东京仍然凑不够买房钱。

由此可见,帝都自古以来,都不是外来人口,容易扎根落脚之地。

此时不过真宗朝,东京人口已经超过百万。比之日后150万人口这个规模,还有很大差距。房价仍然居高不下,并且有继续涨下去的趋势,但童舟应该还买得起。

牙人给童舟牵着马,后面跟着孙三娘、宋引章乘坐的马车,亚瑟和水门的影分身随侍左右。

一路上,牙人早将3处上好房产给童舟一一介绍。

“员外请看,前边这处,便是前昭宣使刘大人的宅子,他老人家因病向陛下请恩告老还乡,委托咱们帮着发卖出去。”

童舟当时说的是不差钱,要最好的宅子,牙人给他介绍的三处宅院,全都是官员曾居住过的豪宅。

“这昭宣使是个什么官职?住这么好?”

他有点文化,但是不多。

宋朝时期为了高薪养廉,搞得官、职和差遣体系本就复杂,寄禄官、差遣、散官、勋官、贴职,因为笃信道教还有许多宫观祠禄官,欧阳旭自请去西京的官职,就是宫观祠禄官的一种。

再加上九品十八阶,不是深入研究宋史的人,很难搞明白。

童舟自然完全搞不懂这个昭宣使是什么官,又是几品。

牙人知道他是琉球人,也不觉得他有问题,耐心解释“昭宣使是正六品官,刘公公是陛下潜邸旧人,极得陛下恩重,只是年事已高,不得不告老还乡,特被陛下恩荫的官职。”

“刘公公?太监!!”童舟惊疑一句。

“童员外,慎言,慎言啊!”牙人低垂着脑袋,不敢看他眼睛。

哪朝哪代,人们大多都不太敢得罪这帮身体不健全的人。

此时孙三娘和宋引章正要走下马车,被童舟直接拦住,伸手把正要下车的孙三娘给推了回去。

“上车上车,这家晦气,咱们不看了。”

二女也听到牙人解释的话,掩嘴偷笑。又把马车帘子放下,退回马车中坐下。

这处院子再豪奢,童舟也不想看。

一想到前主人是个没鸟的,他怕庭院里有挥散不去的腥臊味道。

“你另外那两处宅院,是个什么说法,一并说与我听。”

来看这个太监房的事,这也不能全怪牙人。是他只说要好房子,别的要求没说。亡羊补牢尤未晚矣,他决定先听听余下两处房产的情况,再决定看。

“这西城一处,乃前枢密都承旨张大人的宅院。。。”说到这,牙人尴尬顿住。

童舟眉头一横“怎么的,这也是个死太监?”

“那不是那不是!我的员外呦,您说话小心着点!”牙人擦擦额头虚汗,有些怕了童舟这位琉球大富豪。

他自己想作死,可别牵连到咱啊。那些个内侍,最忌讳被人叫死太监。

不敢卖关子,他赶忙说道:“张大人是咸平三年的二榜进士,是正经官身。只是去年被御史台参奏,怠慢外宾,有失国体,被发配去了崖州。”

原来如此,发配只是彩头不好。童舟还以为这牙人专给他盯着太监的房子,欺负他这个‘老外’呢。

“那另一处?”

“另一处府邸在城东,是这三处宅院中最好的。乃是都盐案孔目王昀大人在京中的宅子,如今他高升,外放一地主官,久不回京,便想着处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