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回返后世,救治赵匡胤!(2 / 2)

一连串的声响,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惊动了正好打算来万岁殿询问的近侍。

似乎是察觉到了异样,那近侍很快便又招呼了起了侍从、禁卫。

因为赵匡胤此前交代过,这会儿近侍和禁卫们只敢凑到福宁宫外围。

透过屋内的烛火,隔着窗纸。

外面聚拢而来的近侍和禁卫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屋内晋王殿下的身影正不停在万岁殿内找寻着什么。

此前接引赵光义进攻的近侍王继恩,这会儿忍不住上前在殿外唤了一声。

“官家,官家!”

这声音一出来,眼前福宁宫的大门很快便被人拉了开了。

赵光义穿着便衣,赤脚光足径直便出现在一众人的眼前。

其瞳孔发红,状若癫狂。

是日。

宋史记载:【天宝九年,十月十九,夜,太祖病愈,着侍从召晋王赵光义入宫饮酒,酒至正酣,待近侍问询之时,殿内唯余晋王一人,太祖莫名失踪。

彼时晋王之双目发红,状若癫狂!】

【后记:天宝九年,十月十九,有诸朝帝王,深夜显现,众帝王赏识太祖,故邀太祖欲大千世界遨游,晋王奏请相随,被拒,故而状若发狂……】

……

西都,私家庄园之内。

赵匡胤只觉得刚刚那一瞬间,自己看到了一阵耀眼的蓝光,紧跟着仿佛整个天地都跟着旋转了起来。

恍惚间,等到他再次睁开眼的时候,眼前的世界已然不再是福宁宫万岁殿的样子了。

视线之内,是风格大相径庭的景象,看起来像是一处内室。

眼前的四周,透亮而温馨,不远处巨大而透明的琉璃镜,倒影着外面的天色似乎也处于黑夜。

赵匡胤下意识寻着光源,很快,他便看到了屋内那一个个闪烁着暖色光芒的暖灯。

“此地,是?”

“这里便是后世!”

顾渊随口回了一句,他抬眼看了一眼对方的状态。

不得不说,马上皇帝的体质都挺不错的。

李世民那家伙,自出生之后体质便有些偏差,若非常年训练,对方或许就跟他那兄弟李玄霸一个样子。

而经过常年的习武锻炼,李世民的体魄也变得越发强悍。

以至于,这家伙虽说身上的病症一大堆,但硬是撑到了五十岁,后面中年而逝,那也是因为他开始学着始皇帝嗑起了丹药。

至于赵匡胤。

史书上似乎没有对方嗑药的记载,倒是说其死之前,还在校场检验过投石车这种事。

正是因为其死之前还去过校场,其暴毙的事情才在后世引发了众多探讨。

在赵匡胤的人生际遇里,其一生也是作战无数,史书里并没有对方打仗受伤的记载。

甚至于,其作战的时候,唯有一次攻伐北汉的败绩。

这些不仅仅表现出了赵匡胤的军事能力,也便想说明了对方的体魄不凡。

正如现在,虽说已经中了毒,但赵匡胤所表现出来的样子,却硬生生看起来如同一个正常人一般。

只是,其额间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些密密麻麻的冷汗。

“路上再给你解释其他问题吧,我先送你去医院!”

朝着赵匡胤看了一眼,顾渊又看了看始皇帝等一众人。

此番诸朝聚会,时间也算是差不多了。

一众人这会儿也纷纷开口说着告辞。

随即,顾渊顺手便打开了通往众人时空的传送通道。

“曾祖,淮阴侯,萧相,不妨跟朕去一趟朕所在的时空!”

客厅内,随着一道道时空通道出现,这会儿,刘彻看着汉的一众人,热情的开始招呼着萧何、韩信。

后两者心神异动,刘邦想了想倒也没拒绝,揽着刘彻的肩膀便跟着对方往元狩四年的时空走了过去。

同一时间。

朱元璋等一众大明联盟的人,也各自有各自的打算。

朱高炽等人兴冲冲打算前往洪武朝拜见马皇后,顺带着学习学习现如今洪武朝的一些东西。

另一边,李世民转头朝着身侧看了看。

“李治那家伙呢?”

此番诸朝聚会的时候,永徽李治那家伙虽说来了,但其至始至终都显得跟不存在一样。

这会儿,李世民正打算跟对方说一些事,前后扫了一圈,便发现对方的身影,竟然已经不见了。

“阿耶,刚刚传送通道打开的时候,九弟就急匆匆拉着长孙舅舅离开了!”

李承乾摇头笑了笑,关于永徽李治的事,他也有些无奈。

听那边的舅舅说,武媚那女人生子已经快了,九弟正思索着该如何处理那个女人吧?

也许,等九弟处理完那个女人的事,才敢鼓足勇气面对自家阿耶吧!

……

私家庄园内,一众人自顾自通过传送通道离开了后世,顾渊则是趁着时间将赵匡胤送到了自家私人医院。

抽血、化验,洗胃……

一连串的治疗手段开始在赵匡胤的身上实施。

也亏得对方的身躯不错,加之才刚刚中毒不久,赵匡胤的情况并没有太过严重。

但像是一些中老年的常见病,赵匡胤身上倒也有不少。

当然,比起中毒来说,这些都是一些小问题。

时间悄然而逝。

赵匡胤在后世的医院里连续待了七天的时间,这七天里,通过医院里的电视,他也多少了解了一些后世的情况。

从私家医院出院之后,赵匡胤的身躯已经恢复了大半。

因为此番救助的及时,毒素在他的身躯里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彼时的私家庄园内。

赵匡胤极为恭敬的朝着顾渊施礼感谢。

“此番赵某之命,多谢顾先生搭救了!”

赵匡胤言辞诚恳,按道理来说,身为帝王在这般情况下他该大肆朝着顾渊许诺的。

但了解到后世的一些情况,又加之还有另外的那些帝王,那般许诺之类的话,他便有些难以启齿了。

“算不得什么,正好碰上了,倒也不过是顺手的事!”

救治赵匡胤说到底就是因为凑巧碰上了,顺带着顾渊也想看看,若是赵匡胤没死的话,宋朝又会走向哪一个方向。

虽说经历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宋朝自立国开始便有些偏向于文士。

但比起赵光义主张的重文轻武来说,一开始的赵匡胤却并非如此,虽说其也也有偏向文人的趋势,但其对待武人也并非一味打压。

“这几天你也了解了一些宋史,回去后你准备作何打算!”

朝着赵匡胤看了一眼,顾渊随口便问了一句。

医院诊疗的七天内,除了了解后世的一些情况,赵匡胤自然而然的也接触到了一些宋史。

对于宋朝重文轻武的情况,赵匡胤也很是无奈。

他也没想到,因为自己崇文抑武的想法,以至于大宋一朝,武备竟越发偏弱。

“先生,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