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宋襄公(2 / 2)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宋襄公决定再次发动图霸行动。他听说郑国支持楚成王做诸侯霸主便决定攻打郑国以削弱楚国的势力。然而,这一举动却遭到了目夷的劝阻。目夷认为宋国国力弱小不宜与楚国为敌但宋襄公却不听从劝告坚持发动战争。

在攻打郑国的过程中,宋军与前来救援的楚军遭遇了泓水(古河流名故道约在今河南省柘城县西北)。楚军开始渡泓水河向宋军冲杀过来。目夷建议趁楚军渡河之机消灭他们但宋襄公却坚持要等待楚军列好阵地后再战。他认为这样做才符合“仁义之师”的标准。

然而,宋襄公的这一决定却导致了宋军的惨败。楚军利用宋军的犹豫和迟疑迅速完成了渡河和列阵动作并一举击溃了宋军。宋襄公也在战斗中受了重伤被部下救回宋国养伤。

泓水之战的失败对宋襄公来说是一次致命的打击。他不仅失去了大量的军队和领土还面临着国内朝臣和百姓的强烈不满和质疑。宋襄公的“仁义之师”理念也在这次战斗中遭到了彻底的否定和批判。

8、襄公之死

泓水之战失败后,宋襄公撤退到宋国襄邑的行宫里养伤。然而,他的伤痛却日益加重无法痊愈。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晋国公子重耳流亡经过宋国时宋襄公曾送给他八十匹马以示友好。然而,这一举动并未能挽救宋襄公的生命。

周襄王十五年(公元前637年)夏季,宋襄公的伤痛发作不治而死。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让国之美的佳话也有图霸失败的悲剧更有泓水之战中坚持仁义而招致失败的争议。宋襄公去世后葬于襄邑(今河南省睢县)城中东北行宫内结束了他充满波折和争议的一生。他的儿子王臣即位是为宋成公继续统治着宋国。

三、主要影响

1、政治

宋襄公即位后任用庶兄目夷为相贤臣公孙固为司马内修国政仁义治国国力有较大的提升。他倡导的仁义之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国的道德水平但也因过于理想化而在实际政治斗争中显得力不从心。

2、民族

据班固《汉书·地理志》的划分宋国是周朝十三个民俗区之一具有独立的民俗和自己特色的地域文化。宋襄公作为宋国的君主对宋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外交

在国际上宋襄公紧跟齐桓公积极维护齐国的霸权。齐桓公去世后他帮助齐国平定内乱拥立齐孝公完成了齐桓公的嘱托。然而他试图联合楚国借助楚国的力量称霸又实行重楚轻齐的外交策略导致在诸侯中形成了对立局面最终在图霸过程中失败。

4、军事

宋襄公在军事上的成就并不显着反而因泓水之战的失败而备受争议。他坚持仁义不趁楚军渡河和列阵之机进攻结果遭到惨败。这一事件不仅使宋襄公的霸业成空也标志着以“成列而鼓”为主要特色的“礼义之兵”逐渐走向没落。新型的以“诡诈奇谋”为主导的作战方式正在崛起。

四、轶事典故

1、石陨鶂退

周襄王八年(宋襄公七年,公元前644年),宋国发生了一场流星雨和陨石降落的异象。同时有六只鶂鸟在宫廷上方盘旋遇风退去。宋襄公以为这是祸福的启示便聘请周国的内史叔兴来解读。叔兴回答说这是鲁国大丧、齐国将有乱事以及宋襄公将得诸侯而不长久的预兆。然而叔兴退下后却告诉别人说宋襄公问的不对这是阴阳之事不是吉兆凶兆。这一事件反映了宋襄公对天象的迷信和对霸业的渴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让国佳话

宋襄公在父亲病重时恳求将太子之位让贤于庶兄目夷的故事被传为佳话。他的让国之举展现了他的仁德和谦逊也赢得了后世的赞誉。然而目夷的坚决推辞和最终逃往卫国也使得这一让国之举并未成真。

3、仁义之师

泓水之战中宋襄公坚持仁义不趁楚军渡河和列阵之机进攻的故事被后世广为流传。他的这一行为虽然体现了他的仁德和君子之道但也因过于理想化而导致了军事上的惨败。这一事件不仅使宋襄公的霸业成空也引发了后世对仁义与战争关系的深刻思考。

五、后世纪念

1、宋襄公墓

宋襄公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城北又称襄陵。墓高6米墓基占地面积152平方米。墓呈圆锥形由黏土堆压而成。原葬于宋襄公行宫内但现行宫已不复存在。睢县古称襄邑就是因襄陵而得名。宋襄公墓作为历史遗迹见证了宋襄公的一生和他对宋国及后世的影响。

2、文化传承

宋襄公的故事和事迹被后世广泛传颂和学习。他的仁义之道和君子之风成为了后世道德规范的典范。同时他的图霸经历和泓水之战的失败也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在文化传承方面宋襄公无疑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

3、历史评价

后世对宋襄公的评价褒贬不一。赞美者认为他仁义有信具有贵族精神;批评者则认为他虚伪残暴是假道学的典型。无论如何宋襄公作为春秋时期的一位重要君主他的故事和事迹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让国之美的佳话也有图霸失败的悲剧更有泓水之战中坚持仁义而招致失败的争议。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宋襄公的个人品质和性格特点也反映了春秋时期复杂多变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喜欢华夏名人录请大家收藏:(

)华夏名人录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