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颁布招募令(1 / 2)

等到半刻钟后,陈琦觉得人们寒暄的差不多了,才轻咳一声,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这里。

陈琦这才接着说道:“然后,第二件事呢,是本王要在此发布一个‘招募令’;本王封地,目前处于改制阶段,需要大量的年轻文士入幕为官。”

“诸位都是我中元帝国的人才,本王希望有机会可以和诸位共事。”

“当然,就像本王之前说的那样,你们如果应了本王的招募令,去了本王的封地,本王也不可能直接给你们一个多么高的官职。”

“你们需要一步步的,从基层做起,用你们的能力和才华,向本王,向封地内的所有百姓证明,你们是有能力得到擢升,成为百姓们的父母官的。”

“好了,废话不多说,请诸位考虑清楚,是否愿意随本王一同南下就藩,在本王的封地入仕为官。”

“想清楚了,就去中元城西郊的梅园报名,报名截止日在正月十七,也就是两天后。”

“正月十八,考核通过的人就需要跟随本王的卫队一同前往南境封地了。”

陈琦的这番话,像是再一次给牡丹园中投放了一颗重磅炸弹,将在场的这些青年才俊们炸的是脑瓜子里嗡嗡的,有些说不出来到底是什么感觉。

要知道,入仕为官,是所有文人的共同愿望,有道是‘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那种真正是为了学而学的人,其实是极少数的一部分,在并不算特别庞大的文人群体中,那种纯粹的学者,其实是非常稀有的。

更多的读书人,其实他们的目标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入仕为官,光宗耀祖。

只可惜,入仕的艰难,并不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轻松多少。

读书人不仅要自己有天赋,学识不错;还需要有运气,能够得到上峰的赏识,给你展现才华的机会;更需要一些手段,将那些明枪暗箭什么的都能抵挡开来,让自己的仕途更加顺利。

而最最关键的是,你得有入仕的途径,你得有进入官场的机会。

如果你连入仕的途径都没有,那么前面说的那些,都将毫无意义。

可是,在中元帝国,那些世家望族和功勋权贵们把持了几乎九成的入仕途径,很多读书人,苦熬苦累一辈子,都找不到入仕的门路在哪。

最后只能是做那些世家望族和功勋权贵们的门客,或者更干脆一些,就是放弃读书,回到田间地头,做自己的老农。

而像陈琦这样,广发招募令,招募贤才得事情,在场的青年才俊们,或许在史书上看到过,或许是听自己的长辈们说过。

但是亲身经历,这还真就是头一次。

就是这样数十年难得一次的机会,就让他们碰上了,也不知道该说是他们的幸运呢,还是不幸。

说他们幸运吧,也好像没什么毛病,毕竟他们终于看到了一条,不需要给世家望族当狗,不需要成为功勋权贵们的鹰犬,就能入仕为官的途径。

说他们不幸吧,貌似也没什么问题,因为这一次发布招募令的,既不是皇帝,也不是太子,甚至都不是在京的皇子公主。

而是一个十四岁就被外放到边境,算是远离了中枢权力圈的皇子、王爷。

跟着这么一个主子,他们未来会发展成为一个什么情况,他们自己心里也是一点谱都没有。

陈琦没有管台下的青年才俊们在想些什么,而是在说完招募令后,就直接转身回到了陈环身边,将那张记载有元夕诗词会最终结果的纸还给了陈环,自己则是站在了一旁,闭目养神起来。

其实陈琦也知道,那些世家望族和功勋权贵们的嫡系子弟,是不可能应他的这份招募令的。

毕竟人家家族手里有入仕途径,而且是比他这招募令更加便捷的入仕途径,人家怎么可能看得起自己的这个招募令呢。

而那些寒门子弟们,只要家里还有一些余荫可以依仗,他们也不会应这个招募令,毕竟谁会舍近求远的,远离京畿要地,去那边境苦寒之地呢。

那么刨除了这些人之后,真正会应他招募令的人,恐怕就只有那些世家望族和功勋权贵家里,并不太受宠的庶子和那些出身一般,地位尴尬的平民学子了。

这些人既没有家族可以依仗,又没有其他的入仕途径可以走;陈琦的招募令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救命的稻草似的,是他们必须要抓住的。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心理预期,陈琦才可以如此的泰然自若,完全不把招募令的事儿太过于放在心上,就更没必要着急什么了。

陈环和陈琳琅两个人上前,亲自给六位优胜者颁发了奖励……

.............................................................................................................

元夕诗词会就在喧嚣中,缓缓的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