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继续说道:“考核为‘中’的学生,会被学院处以警告处分一次,获得警告处分的学生,如果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再一次被评价为‘中’,或者是违反学院的规章制度,便会被强制劝退。强制劝退后的学生,稷下学院将永不复录。”
“考核为‘差’的学生,会直接被学院强制劝退,并永不复录。”
“最后,启航学堂毕业的学生是不具备入仕资格的,而稷下学院的学生毕业后,是可以凭借毕业证书,参与郡县级别属吏考核的。郡县级别的属吏的官秩为从七品到从九品,虽然官秩不高,薪俸也不多;但是,这也代表着你步入了仕途,有升迁的希望了。”
孔仁听到陈琦的话,不禁再一次赞叹陈琦的财大气粗,他也终于理解了什么叫做有钱、任性。孔仁可以肯定,如果陈琦的试验成功了;那么‘文人’,或者叫“知识分子”更合适一些,这些人的地位一定会水涨船高。因为陈琦在所有人的心中,都种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叫做‘知识改变命运’的种子。
在此之前,人们之所以没兴趣将孩子送到私塾和书院中读书,一来是确实没那个门路,不管是书院还是私塾,都是需要走一些门路才能拿到入学资格的,一般的平民百姓,去哪里找那些个门路去呢?说句难听的,他们连哭坟都不知道该去哪个山包。
二来,他们是确实没钱。在这个刮风下雨全看天气,农业收获全靠运气的时代,一年到头,他们连吃饱穿暖都是奢望,哪里还有闲钱可以供孩子读书。
三来,就是读书没有出路。所有人都知道读书可以当官,当官了能够光耀门楣,可以赚钱。但中元帝国有亿兆黎民,可是大大小小的官职加在一起,也不过数万;而且大部分还被门阀世家牢牢的把持着,剩余的那些又都在皇室手里。平民百姓想要突破重围,成就一番事业,和痴心妄想差不多。与其去争那莫须有的未来,倒不如脚踏实地的种两亩田来的实在。
而陈琦的试验,就是在解决这些问题。
你不是没有门路,不知道孩子上学该拜哪个神仙,哭哪个坟头吗?我启航学堂建好了,就建在你们家的周围;而且还有主司令约束,孩子必须去启航学堂学习,不去也得去。
你不是没钱供孩子读书吗?我启航学堂全免费,还包吃包住,你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让孩子在学堂中读书。半大小子,吃死老子,本来就不怎么富裕的家,能够少一张嘴吃饭,得省多少米面粮油啊。省下的可就相当于是赚下的。
你不是觉得读书没有出路吗?来稷下学院啊,在你学成毕业之后,一定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给你。不敢说包你大富大贵,但是让你衣食无忧,未来可期还是可以的。能有一个不需要看老天爷赏不赏脸,都有饭吃的铁饭碗端着,平民百姓们还有什么好奢望的呢?
最关键,最关键的是,陈琦提出的‘奖学金’和‘资助金’的奖励机制,可以大大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可以更快速的让学生和家长们看到,学习原来也是可以赚钱的,可以赚大钱的。
有些家长们,在农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忙活一年,到最后也赚不到几两散碎银子。但是孩子只要学习好,考核评价高,就可以轻轻松松的赚父母几年都赚不到的钱。
可以想象一下,到了那个时候。或许就根本不需要什么主司令的约束,那些学生家族们会非常非常积极的将孩子们送到启航学堂来。不为别的,能省点钱也是好的;万一自家孩子有出息,靠着学习能赚一些‘奖学金’或‘资助金’那就更好;再万一,自家孩子是什么文曲星下凡,天生就是读书的料,最后能够凭借读书,混上个一官半职的,光耀门楣,那岂不是……做梦都能笑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