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王季唯看上去风光霁月,没想到居然这么胆大包天!
“大姐,你别生气。”
谢令芬有些胆怯:“我们只是书信往来,信里面也是发乎情止乎礼,没有一丝逾矩。”
没有一丝逾矩?
私相授受在古代来说就是逾矩了吧。
不过。
谢令和身为现代人倒不会这么死板,不就是自由恋爱嘛~
她问道:“这次提亲,你怎么想?”
虽然是一句废话,但是还是得问一问。
谢令芬深吸了一口气,豁了出去:“我、我愿意。”
说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闭上眼睛不敢看谢令和。
大姐会不会对她很失望,觉得她不知廉耻?
谢令和自然没这么想。
她语气平静:“我知道了。”
她伸手拉住谢令芬的手:“阿芬。”
谢令芬睁开眼:“大姐?”
“如果你能找到属于你的幸福,大姐自然是支持你的。”
“王季唯我虽然只相处了一日,但也感觉得出来他是个有情有义的好人。”
“你嫁给他的话,我不担心他会欺负你。”
“只是,王家父母亲人如何,我心里没有底气,你了解吗?”
结婚对象很重要,但是对方的家庭更重要。
再相爱的两个人,成亲之后也要回归柴米油盐酱醋的平淡生活,这时家里人再来刁难,极其容易让爱侣变成怨侣。
这是古代,谢令芬又是二嫁,她很难放心得下。
听到这话。
谢令芬点了点头:“季唯和我说起过,他们王家是耕读世家,祖籍应天府,嫡支十分显赫,最高官至礼部尚书,他们家是旁支,没有出五服,但和嫡支关系不是很亲密。”
“但,王家族里和谐,他们一家靠着嫡支生活得也不错。”
“在他们这一代之前,家里九代单传,子嗣不丰,季唯爹王平安年轻的时候身体柔弱,爷爷奶奶担忧不已,不敢让他太用功读书,他就在铺子里帮忙。”
“偶然,结识了孙氏,她是京郊一个农户家的姑娘,对她一见钟情。”
“季唯爷爷奶奶拗不过儿子,又调查到孙氏的母亲好生养,最终答应了。”
“婚后,他们也没为难儿媳。”
“孙氏和王平安感情和睦,一连生了四个儿子,把两个老人乐坏了,对孙氏又感激又喜爱。”
“季唯是家里最小的那个。”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语气有些羞涩:“他和我说了,爹娘不在乎他未来妻子的身份,只要他喜欢就行。”
谢令和重重点头。
心里暗道:原来,令芬未来婆婆也是农家女出身,她不介意令芬的身份也说得过去。
但是,还有二嫁呢?
谢令和这么想,直接就问了出来:“二嫁也不介意?”
成亲是一辈子的大事。
她身为娘家人,希望谢令芬能够安稳幸福,自然要事无巨细的问清楚。
谢令芬摇头:“季唯和我说,孙伯母年轻时曾经订过婚,结婚前一天未婚夫死了,她当时名声很不好,都觉得她命硬,还当她是寡妇,她嫁给王伯父的时候说她是二嫁,她吃过了这个苦头,因此不介意。”
听完。
谢令和面露感概:“居然还有这回事儿,看来老天都在帮你们。”你们不在一起天理难容呀~
谢令芬羞红了脸。
谢令和精神一振:“行,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她起身。
“崔媒婆还在外面,怕是等急了,我先出去了。”
谢令芬忐忑的看着她。
谢令和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把心放回肚子里,开始准备嫁衣吧。”
谢令芬脸颊爆红。
……
这边。
谢令和一出去,就直接对崔媒婆表达了答应的意思。
崔媒婆大喜。
寒暄几句,她当即告辞,说要回白云县复命。
谢令和客气地把她送走。
……
之后。
双方正式走流程:问名,纳吉送聘书,纳征送礼书、亲期。
婚期定在十一月二十八。
定的这么近,主要是考虑到谢仲济三人要出去游学一年,若是婚期订到明年,他们要在家白白呆半年,出去游学回来怕是就得参加乡试,太过于匆忙;订到十一月,他们可以亲自送谢令芬去白云县,婚礼过后直接就去游学了。
十一月二十。
送亲队伍吹拉弹唱从杏花村出发。
谢令和和谢令爱自然也随行,加上三十六抬嫁妆,整个队伍看上去十分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