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同中书门下三品(1 / 2)

农门状元 山的那边 5226 字 6个月前

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李义府虽然是一把锋利的刀,皇帝用起来很顺手。

但和一心为国的赵全比起来,就成了汲汲营营的小人。

何况,李义府还犯了两个大忌。

其一是请术士“望气”,为人臣子,生死荣辱皆系于帝王,有什么资格“望气”?

其二就是跟罪臣之后勾结,买卖官职。

七百贯是小事,但皇帝没说重新启用长孙家的人,你李义府竟然自作主张?

怎么?皇帝不用的人你敢用?

如葛王李安所言,皇帝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

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拉着手掉眼泪;不喜欢的时候,就可以赶尽杀绝。

现在皇帝厌恶李义府,把人流放到扶桑,想必有生之年都无法回乡。

皇帝坐在巍峨恢弘的洛阳宫中,看着赵子逊送来的奏折,忽然一笑……

李义府弹劾赵子逊勒索江东士族,搜刮民财?

朕收得最多啊!

这座洛阳宫能修得如此恢弘,赵子逊功不可没。

查抄赵子逊?

是不是要把朕的内库也查抄一遍?

一起分过赃的交情,就是这么铁。

对忠心耿耿又生财有道的赵子逊,皇帝越想越满意,终于下旨:召岭南大都督赵全回朝,兼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黄门侍郎领命拟旨,激动得心怦怦直跳,仿佛是自己拜相一般。

本朝以中书令、门下省侍中、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

今上登基后,除原官职为三公、三师、中书令外,其余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才是宰相,意思是“与侍中、中书令相同”。

英国公李积,曾任“同中书门下三品”。

简而言之,这一道诏书颁布,益州小乡村走出来的赵子逊,就是名副其实的宰相!

封侯拜相,人臣之极也!

黄门侍郎写下这见证历史的重要诏书,如何能不激动!

随驾洛阳的李积、萧凌等人得知此诏令,没有太意外或惊讶,反而有种“终于来了”的感觉!

昔日,七郎黜陟江南,肃清江东士族豪强,让朝廷可以收到江东的税赋,按功劳可以回朝升官。

距离宰相就只有一步之遥。

受皇帝和长孙无忌的权斗波及,不得不贬谪岭南。

现在所有人都得佩服皇帝的高瞻远瞩,赵子逊确实是最适合的岭南大都督!

他既能狠辣无情的把盘踞山林的僚人、贼匪打得哭爹喊娘,又能坐下来跟人称兄道弟喝酒嗦粉!

明明是状元郎,又有丰富的战事经验;

武力和教化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把那些不服王化的山僚峒民收拾得服服帖帖。

至于海贸的收获,那是意外之喜。

萧凌对众同僚叹道:“从前褚遂良主张‘先华夏而后夷狄’、‘畏威慕德’和‘以信义而抚戎夷’,赵子逊把这一套思想实践到底。”

“许多人以为,岭南、辽东偏远之地,费心经营对朝廷没太大作用,反而常需要朝廷支援,得不偿失……”

“然而,没有四肢如何守护心腹?假设边疆偏远之地都不管,富庶的中原就会沦为没有纵深的肥肉!”

文武百官心中一凛,认同地点头。

赵子逊经营边疆之地,一直有褒有贬,甚至有像李义府那样的人,说其借朝廷之力建自己的功勋、穷兵黩武……

可是不经营边疆,又何来中原的安稳?

司空李积亦说:“赵子逊拜同中书门下三品,实至名归。”

从洛阳城的皇城端门到城门定鼎门,是南北贯通的天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