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陈望说服各方布局,只欠东风(2 / 2)

他说这话时,目光依旧坚定,仿佛已经看见了敌人的举动。

周品,胡琏,李年等人先后对视,心中的疑虑虽然没有完全消除,但对陈望的信任,却陡然变得如磐石般坚定。

“老陈不愧是深思熟虑,居然能从鬼子的心理出发,怪不得每次都能将战局掌握得如此精准。”周品感慨道。

胡琏,李年两人也纷纷点头,异口同声道:

“若能成功,敌人将会损失惨重。”

“而我们的反击,必将变得势如破竹!”

“其实,这场战役,我们不仅要依赖内部的谋略,更要看外部局势的发展。”

陈望继续说道:“板垣四郎其实也着急,矶谷进展越顺利,他就会越着急。”

周品此时已经完全明白了陈望的计划,笑道:

“庞炳勋的兵力调动与张治忠的进展,也决定了我们下一步的行动时机。”

陈望淡淡一笑:

“正是如此,若张治忠和庞炳勋能够及时为我们提供支援,届时我们不仅能够在东线打破敌人的进攻,甚至有机会联合汤部,在西线展开歼灭战,彻底摧毁日军在华北的主力。”

李年听了,若有所思道:

“如果咱们能在日军攻占台儿庄之前,能够迅速实现东西线联动,必然能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到时候,我们不仅能挡住日军的两路攻势,还能一举消灭他们的主力精锐部队。”

胡琏同样点头道:

“若一切如预期发展,胜利的天平将会迅速倒向咱们这边!”

*

与此同时,随着日军开始对藤县展开行动,临沂城外的大军营帐内,张治忠与庞炳勋终于坐在了一起。

两人之间虽然有着多年未解的积怨,但现在的局势,都同时选择了冰释前嫌,将那些过往的摩擦抛之脑后,齐心协力对付日军。

毕竟,张治忠为人直率,话语尖锐,和谁关系都那样。

而庞炳勋则沉稳老练,两人既然都想着把事情翻篇,自然简单得很。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很快就进入正题,话题自然转到了当前的战局。

“目前的局势,日军的压力其实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板垣四郎那老狐狸,死死地盯着咱们的防线,但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张治忠说罢,顿了顿,随即问道:

“陈望给咱们定下的计划,我觉得可行。不过……你有何看法?”

庞炳勋沉默片刻,随即道:

“我知道陈望的实力,他的计策的确高明,可我总觉得还有些隐患......”

他顿了顿,看了看张治忠,接着说道:

“你也知道,我一直担心的就是两个问题。

第一,日海军会否趁机进攻海州,一旦海军兵力压过来,咱们的防线就会变得岌岌可危。

第二,万一日军觉得咱们的防线薄弱,主攻方向从临沂转移到咱们这边,那时候陈望突然撤退,咱们就真的陷入被动了。”

张治忠闻言,微微一笑:

“老庞,你可真是太高看咱们了。日军要是连陈望都灭不了,怎么可能把重点转移到咱们身上?

再说,日海军的行动未必那么迅速。海州的防线,咱们足够有时间去应对。”

庞炳勋听后,脸色微微变了变,心中有些不悦,但并未显露出来。他知道,张治忠性格直率,说话时往往会不留余地。

“你说得也对。”庞炳勋迟疑片刻后,点了点头:

“日军一旦还没有全力对付陈望,肯定不会把主力集中到咱们这里。

不过,日海军的动作不能忽视,万一出事,咱们的情况可不容乐观。”

“你说的这些担忧我都理解。”

张治忠笑了笑,似乎他丝毫不担心陈望会抛下他们自己撤。

“但咱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小困难,而忽视了全局。如果陈望能成功牵制住敌人,咱们就有机会打一场漂亮的反击战。

毕竟,日军要打破陈望的防线并不容易,咱们说不定还能看他在关键时刻,怎么扭转乾坤呢!”

庞炳勋心中虽有不满,却也知道,张治忠说的有一定道理。他心中虽然仍有疑虑,但当前的形势,这确实是最好的办法了。

而且,此战若是想要胜,需要他们团结合作,尽快做出决策。

“好吧,既然你这么说了,我也不再纠结。”

庞炳勋叹了口气,道:

“只要战区司令部那边同意,我一定立刻出兵北上,争取给陈望提供足够的支援,狠狠打击鬼子。”

张治忠一拍大腿,激动道:

“好!我知道你老庞头不会让我们失望的。只要咱们齐心协力,日军的陷阱就算布得再精妙,也无法逃脱我们的掌控。”

庞炳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重重点了点头:

“如果能打赢这一仗,咱们的胜算就大了。这不仅关乎临沂的防线,也关乎整个华北战局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