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以图力擒黄龙(1 / 2)

对应到黄河……

黄河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水量差别极大。

泥沙的蕴含量就更加不必多说了,极高中的极高。

所以。

黄河比岷江的引流的难度,要高上非常之多。

也意味着许尚等人需要在都江堰的基础上,完善出更加适合引黄灌溉的堰口和大渠才行。

旁侧。

尉缭子无奈的道:“许公,你这可不行啊!明明是你负责开解都江堰的底层原理,怎么现在老是让我回答……你以前都是这么偷奸耍滑的吗?”

许尚的常例式提问。

直接被尉缭子说成了偷奸耍滑。

纵横家还真是一点亏都吃不得。

惹得华阳太后忍不住莞尔一笑……

华阳太后还挺喜欢看到有人跟夫子斗嘴的。

只是一般人的底蕴和资历往往差出夫子太多。

唯独尉缭子显然是够格的,比咸阳那位隶属于道家的苦哈哈忘尘子,还要够格。

这时。

许尚笑笑:“我主持授业解惑的时候,就是喜欢提问,这是我的风格。”

尉缭子:“毛病。”

许尚:“少扯七扯八的,答不答的上来?”

许尚发现纵横家的人,很擅长转移话题,其实他们才是最会偷奸耍滑的代表。

好在许尚反应快。

每次都能及时把话题和节奏拉回来。

尉缭子闻言憋鼓了一会儿,尔后他还是努力的回想道:“我记得都江堰在岷江的中间,专门建造了一个横着的分水坝……想来这就是用来解决丰水期和枯水期,以及解决泥沙堆积的难题。”

尉缭子大概了解都江堰的平面图样,也就是鱼嘴和分水坝一目了然的能看到,他自然就知晓一些。

可分水坝究竟是怎么在水下工作的,具体又有着怎样的作用。

他就没那么了解了。

毕竟李冰真正厉害的门道,都藏在水下面,你就算去都江堰的实地,亲眼考察观望,也只能看个表面。

自古通今。

工科都是非常硬核的存在。

“这个我也知晓,分水坝最前面的迎水端,被称作鱼嘴。”

扶苏难得的主动发言道。

他现在开始比较喜欢互动式的听课了。

也就是夫子提问别人,在这个过程中,会更加有助于扶苏的理解。

当然。

如果夫子老是提问他……他还是会十分紧张,回答不出来也会带点小难受……

不过总体而言。

扶苏相比于过往,肯定是成长了非常多。

嬴政对于自己长子的各种细微变化,也是敏记于心中,然后暗自老怀安慰。

大秦虽说对于嫡长没那么讲究。

但古代的长子,在父亲心中的份量,绝对是跟其他儿子不太一样的。

往往会期许更高。

因为……

那毕竟是第一个儿子。

于嬴政而言,国夫人离秋不能生育,国夫人芈华诞下的扶苏便是妥妥的嫡长子。

大秦就这么两个国夫人。

看似没有皇后的名分,实则后宫谁做主,所有人的心中都有共识。

言归正传。

许尚对于都江堰的原理开解,对于嬴政和扶苏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上位者,你可以守虚无为,却不能愚昧无知。

尤其在水利方面。

你只有懂了其中的门道到底有多难。

才会在以后的识人、用人方面,更加慎重。

否则。

水利建设对于某些官吏而言,就永远都是个单纯的肥差。

问题是……

水利农耕乃是邦国之本。

这特么是能随便捞钱的地方吗?

许尚表示……在讲课的结尾,他必须要尤其强调一下,关于水利建造的用人标准,当与军武出征平齐!

兵者,国之利器。

水利,国之重器。

……

回到此刻。

“不错,小儒生比尉缭回答的更加细致一些。”

许尚笑笑道:“都江堰其实总体上就是由三个部件组成,第一是宝瓶口,第二是分水坝、鱼嘴,第三是飞沙堰……郑国,老夫这总结的应该没错吧?”

许尚Q了一下我们的老实人郑国。

那郑国还能怎么说?

他赶忙人情世故的道:“夫子总结无误,非常简洁易懂,就连我都有些觉得夫子是工造大家呢。”

郑国突然变得很会说话起来。

倒是让许尚有些微微蹙眉。

可若仔细想来。

郑国变得如此人情世故,也是情有可原的。

在关中建造大渠的时候,各方力挺,郑国那叫一个意气风发。

结果前来修缮黄河以后。

郑国才算是认清了现实。

原来像他这般单纯为了建设水利,造福民众之人,寥寥无几……成年人的世界,唯有利益二字……

修建关中大渠,当时有蒙骜和吕不韦共同在朝廷全力支持,他们一个是掌国权相,一个是军武一把手,谁敢暗中造次?

这回修缮中原黄河,需要从关中调集民力资源,这就肯定绕不过右相王绾,不用说都是十分无解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想必郑国为了兜底修缮黄河诸事,也是做了非常多的努力。

奈何。

就算他变得再怎么通晓人情世故,也没有任何卵用。

因为郑国的立场,完全不符合关中勋贵派系的利益。

他就算磨破了嘴皮子,跪下给人磕头,也换不来旁人的高抬贵手。

想到这里。

许尚抬手拍了拍郑国的臂膀,以示勉励,不过他却没有明言安抚。

也正应了嘉靖皇帝的那句……朕知道你们很难,可朕也难,我们就都勉为其难吧。

改革从来就不可能一帆风顺。

许尚的底线是不让郑国丢了性命。

至于受点委屈……

人生在世。

想完全不受委屈的活着,何其难也?

并不是谁都像王贲那般……有个好爹……

“好,我们刚刚说到了分水坝和鱼嘴。”

许尚略作思索的继续道:“这个分水坝横着建造在岷江中间,将宝瓶口的上游一段距离……一分为二。”

“如此,靠近宝瓶口的便成了内江,外侧的则是外江。”

“现在关键的重点来了,外江的河道必须要专门垫高一些,这样就能够让外江变成浅而宽,内江深且窄的布局。”

“这么一来,外江河床垫高以后,可容纳的水量便会减少,内江变深就能容纳更多的水。”

“遂,总体而言便是外江四成水,内江六成水,此为着名的四六分水之法……能够有效的解决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难题。”

……

四六分水,底层逻辑就是水往低处流。

外江的河床较高,如果是极端的枯水期,甚至整个河床都会露出来,也就是干涸了。

但内江依旧会有水,甚至会蓄水。

因为内江又窄又深。

仅有的河水自然就会全都流向内江,然后继续延续灌溉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