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亲眼看到隔壁的二狗子,都能拥有自己的土地之时。
就问你眼不眼红?
肯定眼红的嘛!
这个时候,啥子先贤之言,古礼传统,就都没卵用了。
因为人性大于一切!
至于篆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石碑诸事。
由扶苏带着两个禹陵长者,全权负责,肯定能够执行到位的。
小说家虞蓬自然也对启蒙诗歌大力吹捧。
尤其当虞蓬知晓许尚仅用数天时间,便把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都给创作完成了。
当时虞蓬就不淡定了,对许尚的钦佩之情,恍若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反正虞蓬直接化身成为了阴阳家邹奭……对着许尚就一顿疯狂吹捧,可把许尚整的相当无奈。
不过总体结果都是好的。
小说家虞蓬对于舆情传播那可太懂了。
震惊!到底是什么,竟能力压老子道德经!
天呐!叛逆之徒子张正羞愧至死,居然是因为横空出世的三字经!
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
还是道德的沦丧?
请关注本小说家虞蓬,为你带来今日的诗歌传颂……
……
黄昏时。
稷下学宫,典院之中。
许尚、尉缭子、嬴政、荀子和屠雎正在一起用晚膳,后续还来了左相李斯与右相王绾。
分餐制。
荀子跪坐于主位。
许尚、嬴政、王绾居右。
尉缭子、屠雎、李斯居左。
此时心情较为复杂的当属屠雎。
没错。
屠雎现在见到尉缭子,内心中满满的五味杂陈。
事实上。
这个世界本就是价值互换,互相利用。
可屠雎依旧很难想得开。
毕竟昔日有多么尊重。
眼下就有多么的……又敬又恨?
敬重和憎恨并存。
可见屠雎若想放下,那确实得很长一段时间。
其次。
荀子这些日子只觉犹在梦中。
他虽然是稷下祭酒,却始终被称作儒之异端,不被孔门正宗所接受。
结果转眼天翻地覆。
现在整个王道文脉就剩他这一支了。
甚至于……
许尚还给他争取来了公开修正儒学经典的权力,以民意为由,先拿论语开刀。
尔后。
有一就有二。
荀子自然能够顺理成章的把诸多儒学经典,按照自己的思想框架进行调整。
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可现在却都成为了现实。
“许公,我想你应该是打算把稷下学宫也一并迁入关中吧?”
荀子顿了顿,道:“我愿意牵头办妥此事,不过……我还有一个请求,那就是这临淄的稷下学宫,能否予以保留。”
荀子毕竟在这里担任了数年光阴的祭酒了。
再者。
临淄稷下传承了很多代人。
荀子不想让此处遭到拆除,就算留着当念想也是好的。
“一切都由荀卿安排即可。”
许尚笑笑:“我只负责敲定方向,具体怎么办,皆按照荀卿自己的意见行事……同时也要多与小赵商量,再去请示皇帝陛下的御令即可。”
许尚此言一出。
荀子和尉缭子面面相觑,许尚跟嬴政竟然还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
看来许尚打算装傻到底了。
不过这都是小事儿。
反正许尚定下的政策大方向,嬴政都会全力支持。
“请夫子放心。”
嬴政笑笑:“搬迁稷下学宫这件事,我一定会跟荀卿商量妥当具体的细节。”
嬴政对于在关中陵邑新建稷下学宫,肯定有着自己的一些意见和看法。
不过按照正常的流程。
大概率嬴政不会亲自跟荀子面谈,他会让李斯先跟荀子磋商完毕,再对他进行汇报以后。
嬴政才会再跟荀子进行敲定收尾。
这个事儿不算太大。
也就小小的提了一茬,便翻篇了。
接下来。
右相王绾沉思良久,道:“夫子,对于开民智,我有所疑虑……那就是如果底层黔首尽皆变得聪慧,都有了自己的诸多想法,心思变得活络,对于朝廷想要集中资源办大事,显然存在不利的因素。”
“比如朝廷以后的盐铁专营,价格在齐地恐怕很难定的太高,不然就会激起齐地民众不满。”
“这对东夷齐地的底层百姓确实有利,却对我秦廷似乎……恰恰相反!”
……
王绾的发言,属于标准的屁股决定脑袋。
在争取民意的时候,我们会本能的找茬各种抨击田氏和孔氏。
可当我们自己需要统御东夷齐民的时候,反而又觉得初开民智,只会给自己惹麻烦。
咱们为何就不能迂回一些。
耍耍花腔呢?
同样的。
嬴政在愚民一事上,内心也存在矛盾的因素。
或者说嬴政很难坚定。
他承认……
夫子的诸夏少年说,绝对是亘古烁今的名篇,使人闻之,只觉振聋发聩。
然而。
嬴政乃是九州的皇帝,又受到过商君书的影响。
在他的内心深处……
嬴政亦会觉得民智大开以后。
对于统治者而言,似乎是利弊参半的。
嬴政渴望办大事,他理应会生出……有时候颁布几项压榨民众的政策,在所难免。
若下面的人动则跟朝廷对着干。
岂非平白增加政策的执行成本?
对面。
尉缭子也附和道:“我同样对开民智之事,保持疑虑态度……许尚,你这一步,是否有些迈的太大了?”
尉缭子境界超然,可他依然逃脱不了自身的局限性。
纵横家擅长搅弄风云。
他们对于愚民自然也是支持的。
主位。
荀子开口道:“我支持许公,我儒家的教化万民,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号层面,总得办出点实事。”
紧接着。
荀子又从天地君亲师的角度,分析了开民智的可行性。
核心主旨其实就是围绕着孝,构建出君父、父母官的全民认知体系。
总体跟许尚的第一节授课内容差不多。
如此。
开民智的优点和缺点,也就大概清晰了。
民智初开,或会生乱,这点确实是事实。
古代交通不便。
所有统治阶层的第一要义,应是降低统御成本。
所以王绾的角度也没有错。
尉缭子则是觉得许尚陡然间有些激进,却并没有指出具体的民智短板。
再观许尚……
“……”
许尚静静听完几人的意见。
基本上都在的预料之内。
荀子主张劝学,又提出过天地君亲师,其自然是想教化万民的。
最后则是统御成本诸事……
“首先!开民智的最重要一步,其实是可以配合我之前提出的科举制度。”
许尚轻声道:“小赵,你在我身边最久,理当明白军功爵位制度并不适用于太平治世。”
“那么想要促进阶层流通,具体应该如何做呢?”
“答案是科举抡才,从乡、亭、县、郡、京师……一步步的举办会试,进而从民间擢选出可造之材。”
“遂,从长远来看,开民智是必须的。”
……
许尚首先强调了科举制度替换军功爵位制度的必要性。
当九州实现了大一统过后。
王朝周期率便会正式触发。
若是任由阶层一再固化。
迟早会蹦出来一个黄巢。
当然。
初期的科举制度,其实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
但聊胜于无嘛!
万一在帝国百年以后,出了个中兴之主。
真能把科举制度更深层面的落实一些。
或可延长一些大秦的国祚。
反之。
那就只能等黄巢跳出了踏尽天街公卿骨了。
“至于朝廷如何在民智初开的情况下,集中资源办大事。”
许尚勾起嘴角:“我们无需照搬管仲的操纵商贸定价收税,老夫自有一项钱庄制度,当可凌驾于管子政策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