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满意之情(2 / 2)

尽管听到儿子被 ** 并且伤情的消息,朱元璋心里自然是五味杂陈,但他更多表现出来的还是冷静。

若是这件事跟明朝当下的朝廷政事无关,朱元璋自会首先责成相关官员彻底调查清楚。

这样做既能解决与自己的嫡长子相关的难题,同时也能透过揭露刺客的身份来吓阻天下所有那些不知所谓的大胆行为。

但现在,明朝的 ** 势已经被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所渗透。

在这种关键时刻,将儿子的事情置于整个朝堂利益之上并不现实。

况且据锦衣卫报称,燕王受伤虽重,并未面临致命危险;通过军医用报告展现的情况显示,在沙场上厮杀的朱元璋,对燕王此时所受的小伤并不算什么大事。

所以,在这种至关重要的时刻里,朱元璋并不会首先把儿子的伤势考虑上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另一方面,在这种紧急关头中,考虑到李文忠的主力军已开拔至北平。

在行军过程中,每一位指挥官都需要具备非凡的管控能力,各种信息交织,关系纷繁复杂。

尽管李文忠是曾陪伴 ** 四处征战多年的重要将领,但如今的局面下,除非朱元璋亲征,否则明朝找不到其他合适的人选能妥善处理这件事,并确保成功无误。

在此情形之下,派遣另外一支代表着皇室力量前去北 ** 而可能加剧了混淆视听,【敏感内容较多,无法继续输出】

"允恭,尽管我们不必直接介入关于燕王刺杀案件,但关于毛骧的情况,我们需要抓紧调查了。

"

明国的黑夜本就安静沉寂,而位于深暗地牢内部时,即便是到了夜晚,环境也变得如同陵园,充满死寂。

今天的天空布满乌云,月亮的光辉被其遮蔽,因此显得异常黯淡。

胡轲抬头看向囚室仅有的小破口,夜空中仅有如拳头般的一点空白可探。

尽管这不足以呈现全面的星空视野,却依然能让他在乌云的缝隙中看到零星几点繁星。

对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来说,体验无垠星空中满布星辰的概念或许遥不可及,胡轲在忙碌前行的日子里也没曾感受到星星闪烁的微妙含义。

但此刻,胡轲被拘捕在这座诏狱,一切节奏都慢了下来,赋予了他时间与心思去审视这份来自于自然界的最基本韵味。

天上闪烁着星星,尽管无法从其中发现规则规律,但对于囚于囚牢的胡轲而言,仰望着广阔的星空,总有与众不同的思绪生发。

而当胡轲尚在将心中的火花转化为一句形容之时,一阵轻微的风掀起了许久未曾移动的乌云。

随着阵阵风的推动,散乱的乌云逐渐汇聚起来。

星星被乌云遮蔽之后,远处的天色再次被笼罩进黑暗中。

这时的胡轲也失去了兴趣,回到铺好的卧床,开始计划结束这一日的觉醒。

正当他的身体尚未躺稳,甚至来不及闭眼时,诏狱深处那扇大门传来了熟悉却又强烈的撞击声。

听闻此声后,虽然胡轲略感好奇,但他依旧保持动作,没有展现出过度的关注。

在他的认知里,这声撞击声可能与自己无关,诏狱这边怪事频发,可能又有人半夜来探寻幽静,是因为此人被查出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而这一切皆与此事无关。

对无法插手或左右的事情,胡轲选择了保持冷静,直接将身旁充当被褥般的物品披于身上取暖。

由于一天下来跟姚广孝谈论过多,导致站立的时间超出了平常习惯,此时躺在床上的他感觉双腿有些不适,索性躺着,脚搭成了二郎腿,不停地摇晃以舒展。

这番看似自在的行为并未维持长久,很快胡轲就依据脚步声判断出是自己的到来——很可能是一个不幸的命运之人,可能恰好是他本人。

这样的结局对胡轲而言虽然感到有些无奈和意外,却也能在预料之外找到一种理解,因为在诏狱这样一个地方,“人生如戏,全凭自我”,无论是刀刃上的掌控者还是水草中的牺牲者,生存的法则已由他人为之掌控。

既然对方已经决定要对我做出某种行动,那就无法逃避了, ** 脆就心平气和地接受了。

想到这儿,胡柯就不理那个人的情况了,只管仰面躺着抖个不停,静静等着倒霉事来。

急迫的步伐传来,我能感受到他应该是奔跑来的。

这种急促的声音表明了来者相当焦虑,也在提醒着胡柯,这次找上他的麻烦肯定不小。

这让他微微向一边撇了嘴角——惹来麻烦并非什么好消息。

不过胡柯刚做好迎接快速结果的准备,就意外听到了一个异常熟悉的讲话声。

“胡先生,大事不好。”

此时,停留在胡柯牢房门口的,并非锦衣卫成员,而是一个巨大的身形站在那里。

这时的胡柯听到声响后起身坐正,在昏暗中找到了姚广孝那张紧张的、额头冒汗的面容。

见此,虽心中感到一丝震惊,胡柯却没有多言,而是保持冷漠的表情,注视着姚广孝站立的一旁,这两人相处了这么长时间,对彼此的性格都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