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惊心的是,这暗影正好落在焦躁并含带讽刺的朱棣的脸上,为这位长期以来不怎么受京都民众待见的王子,增添了几分深沉与冷厉。
此时,站在对面的姚广笑坚信若无法尽快给予燕王令人满意的回应,下一秒等待他的将会是府里的卫士涌入并将他拖走的场景。
至于此后可能发生的可怕情景,在姚广孝的心里不用详细揣摩——只需想起曾见过类似场景的情节就能让他的脊背不禁寒意。
面对极度的焦虑与紧迫感,姚广孝最终放弃了借用李明的秘密途径进行获利的想法。
他意识到了此刻的燕王早已看透了他的底限,继续对抗无疑会使这一场战斗走向完全失败。
于是,内心对自己的计划进行了快速而微妙的调改后,姚广孝这一次大胆地直抒己见。
把找到并得知李明情况的所有详情,彻底向眼前的燕王殿下告知明白。
在他努力讲述过程中,为了找到这位名叫胡轲的年轻人所付出的巨大人财物力以及心智力的艰辛。
随着关于胡轲的消息在对话中的不断增多,原本表情冷硬的燕王燕王的表情开始展现出令人震惊的速度逐渐柔和。
当终于揭露了,他潜藏在临安城附近的咸潮土地上一个渔村里这一信息时。
此时,王子脸上的那份不满已然荡然无存,换上了年轻人应有的随心无束缚的激动。
在这时,一直耗费巨大的心思却没有找到任何线索的朱棣,意外获得了确切信息。
尚未有机会表达对发现这位“小胡”先生所在之地的惊讶:“寻找千辛万难却得不费吹灰之力”,他立刻命令门边等候的大臣准备好座骑车轿。
自己决定立马前去会见胡轲。
在得知了这一关键消息后,处于冲动状态的燕王,其身边一贯保持冷静的法师姚广孝敏锐察觉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时机到来的机会。
因此,他的喉咙刚刚止住涌出鲜血之后,竟然大胆展开双手,挡在了朱棣面前。
在王子眼中升起了的怒意中,姚广孝再次开了口。
"如果现在王爷您直接去找寻胡轲,这实际上确实对他有害无益。
"
姚广孝的声音一落地,朱棣的步伐便立刻停滞在那里。
聪明的朱棣,理解出老和尚话语中蕴含的意义。
此事不仅仅是作为王子的地位令人尴尬,在更重要的意义上,关于胡轲身份的问题同样无法忽视。
在没有想出妥善的方法为胡轲彻底清除犯罪证据之前,贸然派遣亲王之位,去找在一个偏僻的渔村里困顿的常人求证。
无疑等于揭露了胡轲真正的逃犯身份。
关于从诏狱逃跑将面临怎样的处罚,朱棣自然心中有底。
何况二人的罪责不仅局限于此。
单只是与魏文晋的冲突及伤害事件,就已经超出了一个普通人的罪过范围。
加上,胡珂身为胡惟庸的亲属——那位叛逆逆贼的亲侄,当今皇帝下定决心拿胡氏开刀的意图全天下都了如指掌。
当下案件处于最为关键的关头,大量涉及从前中书左丞的 ** 受贿的实据如雪球般堆积在朱元璋的桌案前。
对 ** 最近动向略有所闻的众人知道,已经彻底冒犯了陛下的大臣,恐怕逃脱不了灭族的命运。
在这个决定性的关卡,作为一个逃出来的家族成员—胡惟庸的侄子。
这样的举动,无疑是将所有负责这桩案件的官员的脸面无情地踩在脚下。
多重因素作用下,使得朱棣清楚,此时若公开胡轲的真实身份,那位一心仰慕的大师除了面对死亡,别无他途。
不仅皇帝不可能允许如胡惟庸这样的人物以及亲人留在世上,满堂朝臣也同样不会放任给国家带来无数困扰的人如胡轲活在世间。
"这事我做得未免轻率了些。
" 仔细思索一番后,朱棣将迈出的步伐收回。
现在,看向姚广孝的眼中多了分严肃之意。
起初以为大师大胆登门献策,只是为了凡夫俗子能在权势如王爷面前赌一把未来,没想到他的建议竟然有几分智谋。
但仅从刚才的警示中便可见得,这位大和尚的确不是普通的存在。
此刻心中那些困扰暂时被胡轲的出现所消减。
然而,暗处聚集的乌云变得更加沉重。
昔日洒满光明的角落,在东南海风的推动下彻底被乌云遮蔽,再也没有一丝光明照进这片地面。
"若王爷不嫌弃贫僧愚拙,贫僧有一提议愿为殿下呈上。
"
在这间充斥着风吹打窗户声音的屋子里,姚广孝趁机发言。
看到情绪完全平静后的朱棣,将目光重新放回了这个和尚身上,他已确信这个大和尚确有一些与众不同之处。
普通人面对转变的表情不是畏缩躲闪,就是寻找借口避开,唯有这个大和尚正面应对其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