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朕可不惯着(1 / 2)

官员们走进大殿中,看着龙椅上面色不善的李鼎,心中顿时犯起了嘀咕。

他们是不是做的太过分了,皇帝不会动怒吧?

“臣等叩见陛下!”众人纷纷下跪行礼,态度倒还算恭敬。

可李鼎已经不耐烦了,即便他已经明说了,不干扰前线的军务,可这些人还是依依不饶,几次三番的来逼迫自己。

“你们是糊涂了,还是耳聋,听不清朕说过的话?”

“朝堂不干扰前线的军务,战场上的事由李如虎全权处理!”李鼎又一次的严厉告诫众人。

“陛下,已经快一年时间了,三十万大军在前线,李侯爷按兵不动,这消耗的粮草是笔天大的数字啊!”

“说的是啊,若是国内再有地方突发灾情,百姓流离失所,朝廷还能拨出多少赈灾粮来?”

官员们纷纷发声,还是揪着粮草的事不放。

这番话倒不是完全没道理,虽说大渊如今粮食储备充足,但也并不是怎么用都用不完。

当初太安郡发灾,朝廷为何没拨足够的赈灾粮?

原因就是粮食是有筹备的,打仗储备,其它郡县若是发灾,也需要留有粮食。

说个简单的道理,若是太安发灾时,朝廷不余遗力的拿出粮食,救治所有百姓。

一个郡县如此,久而久之,粮食总会有用光的一天。

届时若是打仗,或者是别的地方发灾,朝廷该怎么办?

有一口粮食,和一口都没有,这是两码事。

但前线战争关乎国家存亡,是头等大事,容不得让步。

“今日,朕再同你们讲一遍,无论前线的仗怎么打,粮食都得如期供应,违令者斩!”

“至于你们说的李如虎迟迟不决战,他作为三军统帅,这样决策肯定有他的考量,你们一群不在前线的人,懂什么?”

如今两国交战,李鼎不想朝廷中有什么动荡,因此还是耐着性子给众人解释。

但他低估了文官们的勇气,或者说是低估了他们的贪婪。

“陛下,李侯爷领兵在外一年了,足足三十万大军啊,不出战龟缩着,你难道不担心吗?”

人群中,一位中年文官意有所指,这人李鼎有印象,是御史台的言官。

按理来说,内政军务并不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

他这纯粹是跟着别人起哄。

李鼎望着他,缓缓眯起双眸,冷声道:“你想表达什么?”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拥兵自重,陛下不得不防啊!”中年文官脱口而出。

大殿内的众人纷纷看向了他,眼中闪过一抹惶恐,不敢置信他居然敢说这种话。

大家伙来求陛下,无非是想捞点银子,你说这话,那事情的性质就变了啊!

李鼎的好脾气被消磨殆尽了,这番话无疑是触碰到了他的底线。

古往今来,文官就是如此在皇帝耳边吹邪风,导致多少名将没死在战场上,却被自家人害死。

最终敌快我痛,国灭家亡!

今日若是换成一个疑心病的皇帝,听到这番话,心中有刺,那李如虎就在劫难逃了。

最终的结果,主帅被害死,东魏大军越过边境,大渊很可能就这样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