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掷弹筒当火箭筒用(2 / 2)

这时的消音器效果有限,很难做到无声,用刀子风险太大。

此时刘供奉他们不过刚清理完木屋和所有持有长枪的宪兵,帐篷区域只清理了一半多一点。

此时继续在帐篷区域跟日军玩马良立刻用只有队长才背着的无线电下令:

“所有小队在帐篷外围依托工事建立防线,重火力手给我用掷弹筒,给我把人赶出来,狙击手占据有利位置,自由射击。”

“另外把日军机枪给我架起来,不要吝啬弹药给我打!”

由于大量装备了冲锋枪,缺乏重火力支援,此时的机枪太重,尺寸太大,不适合要在城市里机动的特工。

马良选来选去,最后把目光打在了日军的89式掷弹筒上。

二战日军的陆军武器装备基本全面落后世界,但是唯独一款武器例外,那就是日军大量装备的89式掷弹筒。

此时世界同口径的迫击炮一般至少要超过6公斤,八九式掷弹筒只有不到3公斤,只有2.7公斤,居然比一把步枪的重量还要轻的多,非常适合单兵携带。

掷弹筒专用榴弹一个0.45公斤,一个弹药袋装弹八发也不过3.6公斤,加上掷弹筒整个作战系统一共不到7公斤,比一挺捷克式轻机枪还要轻的多。

一挺常见的捷克式轻机枪,空枪全枪重10.5千克,就这还不含弹药和备用枪管。89式掷弹筒和其榴弹弹药包  轻虽然轻,但是压制力很不错,一般来说,掷弹筒的杀伤半径大约在5到8米,一发榴弹如果落在人群中可以杀伤数十人,这个威力对于50毫米口径来说还是不错的。

在经验丰富的日军老兵中,在五百米范围内,使用89式掷弹筒可以做到百分之85%-95%以上的准确度。

抗战中日军可不会跟神剧中那样,动不动玩刺刀白刃战,基本是靠近国军前沿后立刻用掷弹筒消灭国军的轻重机枪,这才会发起步兵突击。

如1937年秋沪上会战时,国军第18军42旅的36挺重机枪,就被日军的掷弹筒和其它轻型火炮摧毁了32挺,剩下的东躲西藏难以发挥作用。

除此之外可使用弹药种类也丰富,碎片弹、燃烧弹、烟雾弹和信号弹,化学弹都可以使用它。

关键是这玩意使用拉发装置发射,不必像是迫击炮一样必须有个角度才能发射炮弹。

必要时可以平射,只是射程短一些,操作也麻烦一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简直是一个属于步兵万金油似的武器。

无法给自己的行动特工装备压制性的机枪或是火箭筒,马良就把日军的八九式掷弹筒当火箭筒用。

用于远程压制敌集群目标,或者是用于发射燃烧弹放火,烟雾弹掩护进攻和撤退等作用。

为此他还让除了火力手背了8枚多种种类的榴弹以外,其他人每人都帮着火力手背了4枚高爆弹。

反正这89式掷弹筒的专用89式榴弹既可以用掷弹筒发射当炮弹用,也可以当做手榴弹扔。

只是威力有点大,89式榴弹内的实际装药量约150克TNT炸药,是日军99式手榴弹威力的3倍,或者91式、97式手榴弹的两倍,得注意点用,不然容易炸到自己人。

不过按照马良培训学员们用大威力MK2手雷的办法,倒也没有太大问题。

马良这边也偷偷放飞了仿生鸟无人机,来到帐篷区上空,开启红外模式,带上显示屏的电子眼镜。

来到一处高一点的隐蔽位置,架起了带消音器的战术PKM。

此时战局陷入僵局,再拖下去,日军支援随时会到,马良不希望自己的学生遭受无谓的伤亡,决定做下弊。

“fire!”

随着马良一声令下,五具89掷弹筒向帐篷区域发射高爆弹,日军再再也不能在唯一的隐蔽物的帐篷里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