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排练的时候,每个声部的平衡、音准还有节奏、强弱,都是指挥负责调节,这就要求指挥的耳朵非常灵敏,他要在近百号人的合奏中,敏锐地揪出其中的捣乱分子。
这个人音不准,那个人晚进了半拍,还有个显眼包吹嗨了,响得像是独奏solo,有的人越拉越快像是要赶火车……
交响乐团有几十个人,不可能靠心灵感应演奏。
指挥的作用就是把这锅里的老鼠屎全都一个一个摘出去,把十几个声部全都捋顺了,按照他的想法重新再做一锅新粥。
所以指挥就是整个乐团的灵魂,就像是拍电影一样,最中心的角色是导演,他决定了整部片子风格和成败,但他却不会亲自出现在电影里。
林夏和很多指挥合作过,但论起压迫力,林伯山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如果拿导演打比方,他绝对是最“铁腕”的那一类。
他素来有“音乐暴君”和“指挥帝王”的“美名”,对整个乐团的都有极强的控制力和不容辩驳的权威。
从乐团的人事到每场演出的安排,甚至到唱片的后期制作这种事情他都要一一过问。
但他确实有这个独裁的本事,因为他拥有林夏见过的,最为优秀的音乐品味和音乐嗅觉。
华夏交响乐团今年在新年音乐会上演奏的压台大作是柴可夫斯基的史诗级巨作《1812序曲》。
这部交响曲编制非常宏大,用到的乐器非常多。
——甚至还有一个大炮声部。
是的,这首交响曲是有炮火声的,在重大的室外演出,这部分甚至会动用真的大炮。
不过在室内的音乐厅,就只能用电子大炮或者鼓来代替了。
这部气势恢宏的作品需要近百人演奏,林夏有一天来得早了点,看到了他们排练的过程。
林伯山从一片合奏声中,敏锐地抓出了一个中提琴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仅仅因为她没有按照林伯山的要求,把琴按443Hz调音。
国际标准音A是440Hz,对交响乐团来说,有时为了明亮一些,以及管乐会因为吹热了音准偏高,一般会按照442Hz定音。
人耳很难辨别出这几赫兹的区别。
林夏可以听出来,但她是真的做不到,在一百人混杂的演奏声中,去分辨一把中提琴差的这一点点啊。
之前林伯山在国外的时候,曾有人忍不住给乐团写信,问他:
“林先生,您能不能让您的乐团稍微出一点差错,以证明您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呢?”
……
一周的时间眨眼而过,正是在乐团这种严格的氛围之下,林夏感觉自己的琴艺又有精进。
阔别古典音乐的舞台这么久,临近新年音乐会,林夏久违地生出一些紧张来。
她深吸了一口气,在后台休息室调了调音,「海豚」上新换上的琴弦音色圆润饱满,这些熟悉的小动作一下子就让她安心了下来。
“紧张了吗?”
韩珂今天在下半场有一首《饮酒歌》要唱,还不着急准备,她就先过来和林夏说会话。
看着林夏的动作,韩珂一看就知道她有点紧张。
“嗯,稍微有一点,好久没有带着小提琴演出了。”
“没问题的,你的琴拉得那么棒。”韩珂凑过来悄悄地说:“你别看你爸那么严肃,他对你的演奏满意得不得了。”
“真的嘛?”
这话林夏可不太信,林伯山可是鸡蛋里都非要挑出骨头的人。
不过就这样和韩珂说了几句话,她已经完全放松下来了。